搜索
首页 其他

国风王诗经

1.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1,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2, 中心摇摇3。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4?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5。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译 文】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梁已结穗。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子实成。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2.国风集团 欧阳旭前妻是谁

欧阳旭:中关村文化发展股份有限总裁 国风集团董事长、总裁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北大山鹰社)。 1993年创办国风广告。 1996年至1998年,相继创办“乡谣”酒吧、明慧茶院、国林风图书和正源图书。 2000年至2004年,成

国风\集团,欧阳旭,前妻

欧阳旭:中关村文化发展股份有限总裁 国风集团董事长、总裁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北大山鹰社)。 1993年创办国风广告。 1996年至1998年,相继创办“乡谣”酒吧、明慧茶院、国林风图书和正源图书。 2000年至2004年,成

3.诗经中十五国风,周南风的特点

诗经分为风、雅、颂;风主要是各国民间的诗歌像秦风无衣这样的,雅有小雅、大雅,是贵族宫廷诗歌、颂主要是祭祀用的诗歌 附: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kuài〕、曹、豳〔bīn)) 《诗经》风、雅、颂的分类,主要是从音乐入手。

风,即乐调。《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见楚囚钟仪,“使与之琴,操南音。

……乐操风土,不忘旧也”。所谓“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国风,即是汇集各地的地方土乐。《周南》、《召南》列于国风之中,应是两个地方的土乐,但其命题不同于其它国风。

于这一点,历来有不同的理解。王质在其《诗总闻》中明言:“南,乐歌名也。”

当代学者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文学史简编》中说:“南是南方的民歌。……这个‘南’字,不但指方向,也是乐器名(就是‘ ’字)”。

我们一般认为“南”字是方位词,《周南》、《召南》作为《诗经》中的民歌,它反映的应是那个时代某些南方地域的土乐,与其它国风的性质一样,但既然如此,为何其名为《周南》、《召南》而不是《*风》呢? 据史料记载分析,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和召公姬是分陕而治的。姬旦长住东都洛邑,统治东方诸侯,姬奭长住西都镐京,统治西方诸侯。

周南是当时周公统治的南方流域,召南是召公统治的南方流域。《周南》、《召南》屡次提到长江、汉水、汝水,可以证明“二南”(注:周南、召南)是包括着长江、汉水、汝水流域的诗歌。

既然是诗乐,那就是南音了。因而,《周南》、《召南》可以说是《周南风》、《召南风》的省称。

“二南”作为南方民歌,其地域性还可以从十五国风整体的地域特征来作进一步的论证。十五国风大都是流行各地的土风歌谣。

不过,纵观全局,却不见有“楚风”,似乎不曾辑有楚地歌谣,古人因此以“楚风”“不得与十五国风并录于《经》而为楚憾”。实际上,这“二南”民歌也就是楚地歌谣。

《周南•汉广》毛传即云:“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流域。”这说明《汉广》就是江汉流域的诗歌。

元人祝尧在《古赋辨体》中也说明:“江汉皆楚地,盖自王化行乎南国,《汉广》、《江有汜》诸诗已列于‘二南’、‘十五国风’之先。”清人何天宠则进一步强调:“楚何以无‘风’,后儒以为删诗不录‘楚风’,非通论也。”

据《水经注》引《韩诗序》云:“‘二南’其地在南郡和南阳之间。”这块地域,包括今天的河南南阳、湖北襄阳、宜昌、江陵、武汉一带,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腹心地区。

所以“二南”诗篇,应多是产于这一地的楚歌谣。而《诗经》对于产生于楚地的《周南》《召南》在编定时为何不标明为“楚风”呢?其原因可能是楚国在西周初年尚且是江汉流域一个“土不过同”的小邦,至春秋中叶方壮大到据有整个江汉流域乃至半边天下,因而,周朝乐官在编订《诗经》之始,就只是将这些南方歌谣加以编订而分称为“周南”“召南”,并且在《诗经》最终成书时也一直沿用这一称呼而未作修改。

以上从地域位置对《周南》《召南》的地域特色作了分析,下面再来看诗歌的内容。 《周南》《召南》中的许多歌谣,不仅记南方之地,写南方之物,而且鲜明地反映了江汉流域的民俗风情,初步显示了南方楚歌的特色。

“二南”共有诗歌25首,其中较多的是用于祀典或礼俗活动的仪式歌,这是因为春秋中叶以前南方楚地远没有中原那样开化,民风朴野,其俗尚尊鬼神且好祠的缘故。《周南•桃夭》,就是一首古老的礼俗活动的仪式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古往今来,解说《诗经》者,大都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婚姻情景、祝贺女子出嫁的歌谣。

其实从原始歌谣的产生和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这首祝福歌谣最初应是一首祀典祭歌,可以说是“一首以桃为图腾的群体的祭祀礼辞”。(注:张岩.简论汉代以来《诗经》学中的失误.文艺研究,1991年第1期)而桃,作为一种“图腾”是完全可以考证的。

图腾主义的起源和母性崇拜是分不开的。在母系氏族社会时代,妇女受到尊重与崇拜,其生殖、蓄衍关系到整个氏族的生存,而对“生殖”却是充满着神奇和神秘,这便是妇女受崇拜的原因。

妇女怀孕的原因是什么,无从解释,于是妇女们自己也觉得这是由于某种机会,遇到某种动物或植物,或其它无生物,无意间有动于心便使自己怀孕了。因此生下的婴儿,便以这种物体命名,而名与实是不分的,这物件便成为这一氏族的图腾。

孙作云先生在《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指出:“所谓图腾,就是原始人所崇拜的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他们认为这些神物是他们的祖先、保护者。”也就是说,作为图腾,一般具有生殖、崇拜、保护等要素。

《桃夭》三章歌辞的前两句,都是对桃的热烈礼赞。而桃在先秦时代是江淮流域常见的生长茂盛的植物,与楚地先民的生活十分密切,也被当地的人们所崇拜。

据《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4.国风·曹风·蜉蝣的注释译文

【注释】

⑴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

⑵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

⑶於(音wū乌):通“乌”,何,哪里。

⑷采采:光洁鲜艳状。

⑸掘阅(音xué穴):挖穴而出。阅:通“穴”。

⑹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

⑺说:(音睡):住,居住。

【译文】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裳鲜明楚楚。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处?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衫修饰华丽。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息?

蜉蝣多么光泽啊,像穿着礼服洁白如雪。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结?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