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唐李商隐是位怎样的诗人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 荥阳),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段成式、温庭 筠诗文风格相近,而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唐文宗开成二年(847年),李商隐进士及第,历任弘农尉、佐幕府、东 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李商隐因文才出众,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而李党 的王茂元也怀爱才惜才之心,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商隐,导致他遭到牛党 的排斥。 从此,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辗转于各藩镇充当幕僚,一 生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 诗推向了又一次髙峰,他的诗歌创作博釆众家之长,继承了杜甫七律的沉郁顿 挫,融和齐梁诗的华丽浓艳,仿效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善于借用历史典故,使 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从而形成了一种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独特风格。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近六百首。就诗 歌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政治诗、咏史诗、写景咏物诗和爱情诗几方面。 “匡国无门”的 遭遇使李商隐写出许多反映民生疾苦,批判藩 镇割据、宦官擅权,揭露统治集团的糜烂政治 的诗篇。李商隐的政治诗中《行次西郊作一百 韵》、《安定城楼》较为出色,表达了积极奋 进的精神,他的咏史诗《贾生》、《隋官》 构思奇巧、措辞婉转、意蕴悠长,咏物写景 诗也有惊人之笔,如《登乐游原》等,境界 苍凉,悲壮含蓄。 他的爱情诗写得缠绵悱 恻,广为传诵。 2.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诗还有哪些李商隐现存诗594首,又《集》外诗16首,陈尚君《全唐诗补编》录入4首,共存诗614首,但是有的诗显然为误入。 代表作品《月下与君共饮》《锦瑟》《重过圣女祠》《霜月》《蝉》《赠刘司户蕡》《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乐游原》《北齐二首》《夜雨寄北》《忆梅》《赠柳》《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风雨》《梦泽》《寄令狐郎中》《杜工部蜀中离席》《隋宫》《二月二日》《筹笔驿》《无题四首》《谒山》《花下醉》《曲江》《落花》《柳》《为有》《无题》《碧城三首》《端居》《咏史》《齐宫词》《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马嵬二首》《富平少候》《宫辞》《代赠二首》《楚吟》《板桥晓别》《银河吹笙》《夕阳楼》《晚晴》《龙池》《泪》《流莺》《吴宫》《嫦娥》《忆住一师》《细雨》《无题二首》《贾生》《安定城楼》《九日》《房中曲》传世佳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五绝登乐游原)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七绝嫦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七律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七律无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绝夜雨寄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七绝贾生)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七绝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七律锦瑟)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七律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七律无题二首)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七律无题二首)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五律晚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七绝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什诗1、李商隐的代表诗作有: 《月下与君共饮》 《锦瑟》 《重过圣女祠》 《霜月》 《蝉》 《赠刘司户蕡》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乐游原》 《北齐二首》 《夜雨寄北》 《忆梅》 《赠柳》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风雨》 《梦泽》 《寄令狐郎中》 《杜工部蜀中离席》 《隋宫》 《二月二日》 《筹笔驿》 《无题四首》 《谒山》 《花下醉》 《曲江》 《落花》 《柳》 《为有》 《无题》 《碧城三首》 《端居》 《咏史》 《齐宫词》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马嵬二首》 《富平少候》 《宫辞》 《代赠二首》 《楚吟》 《板桥晓别》 《银河吹笙》 《夕阳楼》 《晚晴》 《龙池》 《泪》 《流莺》 《吴宫》 《嫦娥》 《忆住一师》 《细雨》 《无题二首》 《贾生》 《安定城楼》 《九日》 《房中曲》 2、传世佳句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五绝登乐游原)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七绝嫦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七律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七律无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绝夜雨寄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七绝贾生)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七绝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七律锦瑟)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七律无题)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七律无题二首)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七律无题二首)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五律晚晴)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七绝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4.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诗有哪些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诗: 1、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2、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促漏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4、别薛岩宾 曙爽行将拂,晨清坐欲凌。别离真不那,风物正相仍。漫水任谁照,衰花浅自矜。还将两袖泪,同向一窗灯。桂树乖真隐,芸香是小惩。清规无以况,且用玉壶冰。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5.为什么说李商隐是晚唐的感伤朦胧诗人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可以说是写朦胧诗的圣手。 在整个唐诗中,一提到朦胧诗,我们立刻就会想到李商隐,想到李商隐的“无题诗”。李商隐的朦胧诗,“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此或彼,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 [1]他不直接吐露感情,有意埋没意绪,敛抑情绪。李商隐的这类诗举不胜举,如《锦瑟》、《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大家熟知的《贾生》、《华清宫》、《汉宫词》,其诗意朦胧,诗旨含蓄不露。 他的诗绝少见到直抒胸臆、疏朗明快之作,而大多以独具匠心的构思,在短小的篇幅之内,实现诗意的千回百转,且通过意象的创造与组合暗示情境,寄托情思,使诗的意蕴显得极为婉曲。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像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 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诗歌史上,他在朦胧美诗歌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绝后的。 6.唐朝诗人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1] ,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7.李商隐是什么样的诗人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则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不多见;而《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齐》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斥责晚唐诸帝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行次西郊一百韵》则真实地描写了甘露之变三年后兵祸旱灾后民不聊生的情形,并追述了百余年来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探求政治的出路,忧国忧民,颇似杜甫的《北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与李贺一样,李商隐也善于写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在李商隐的诗中,这两种境界水乳相溶,借梦寻得对痛苦人生的解脱,借梦寻得灿烂美丽快乐的人生。如“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牡丹》);“十年长梦采华芝”(《东还》)等。 李商隐的诗固然是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李商隐全集》以清人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三卷、冯浩详注《樊南文集》八卷、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笺注《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汇合成全集,并删除笺注而成,内容全而篇幅不长,价格较低,并在书后附以李贺诗集,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而又喜爱晚唐诗文的读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