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报之以琼瑶

1.谁能告诉我诗经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全文,以及具体意思解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作品注释

注释:

琼琚:美玉美石之通称

匪:非

《木瓜》读解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被《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现代学者一般从朱喜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笔者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瑶(瑶、玖);匪以为报,水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我们不妨说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瑶(瑶、玖);我以琼瑶(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读感:"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应当与这诗的立意有关(该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真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挑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仪式。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西方人是否有这种传统还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这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

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大看重仪式了。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男女交往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形式,却不可不有"投桃报李"的仪式。

2.送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什么意思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琼琚、琼瑶、琼玖:美玉美石之通称

匪:非

翻译:

他送我木瓜,我拿美玉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他送我红桃,我拿琼瑶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他送我的是李子,我拿琼玖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这恐是“投桃报李”最早的出典了。 从最初的含义看,是宣扬人受别人恩惠,当思回报,更要加倍报答。

3.投我以桃李 报之以琼瑶 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出自《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作者无名氏。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原文如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如下: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词句注释如下:

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美玉名。下文“琼玖”“琼瑶”意同。

⑶匪:同“非”,不是。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扩展资料:

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主要有七种说法。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作者当是一位青年男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国风·卫风·木瓜

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恐是“投桃报李”最早的出典了。

不过,从最初的含义看,是宣扬人受于恩惠,当思图报,更要加倍报答。料想《卫风.木瓜》中本是一个长途跋涉的行者,在饥渴难耐之时,受到另一人的惠赠,当场赠与他木瓜或者桃李之类的鲜果以解渴或者止饥。

但受惠之人并非就此忘记这滴水之恩,而是报之以涌泉——随身拿出贵重的物什相赠:琼琚、琼瑶、琼玖(美玉,可见诗中行乞者并非贫寒之民),并当面解释——这不是报酬,即货币意义上的商品交换,而是相结交,即社会学、人伦意义上的情感留念,似有人生知己相见恨晚之意。 至于“投桃报李”本典源于何处,已无可考,从字面上看别人解人之困,授之以桃,而受惠之人却以李相报,当时有负于授桃之人了。

桃之味比李美,李之实比桃小。故疑此语为贬义。

但人们日常中往往在表达时犯错误,说受人恩惠,过后报答,言曰;“投桃报李”,此种,要么看出受惠之人悭吝油滑,要么看出受惠之人谦逊诚实。 至于“两桃杀三士”则别有其意,那“桃”已经不是感情和人伦之美的凝结,而是政治手腕的道具了。

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哪里

出自《国风·卫风·木瓜》,作者佚名。

《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在艺术上,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

全诗如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如下: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如下:

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扩展资料: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国风·卫风·木瓜

6.“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哪首诗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此句出自先秦时期的《木瓜》。

《木瓜》 先秦 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用琼瑶回报你,不是为了答谢你,而是为了珍重情义永相好。

琼瑶:美玉的意思。 匪:通“非”。

此句与《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生发出的“投桃报李”有相同之处 ,比喻互相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生发出的“投木报琼”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可是“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与“投桃报李”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