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国殇诗经朗读

1.求:于右任的《望大陆》(又名《国殇》)的诗歌朗诵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望大陆》是于右任先生晚年的一首绝唱,全诗分3节,共56字,以“骚体”为样,反映出老人对爱国诗人屈原的钟情。最后一句“国有殇”是借用屈原《九歌》中“国殇”一词,表达自己以身许国的深深的爱国情怀,也表现出凝望苍茫大地、归期无日的深切悲痛。综观全诗,诗歌中隐约表现出了他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也表现出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绪,更感痛彻骨髓的是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旧亲人相见,也道出了无数他乡游子的心声。

于右任先生这首《望大陆》,确是一首震撼中华民族的哀歌

2.国殇算是诗经

《国殇》(又名《九歌·国殇》)不是诗经,而是楚辞。

《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这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此诗分为两节,第一节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第二节颂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和将士们奋勇争先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诗篇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

3.国殇这首诗怎么读,有的字不认识,也不懂什么意思

jiǔ gē ·guó shāng 《九歌·国殇》 xiān qín :qū yuán 先秦:屈原 āo wú gē xī bèi xī jiǎ ,chē cuò gū xī duǎn bīng jiē 。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jīng bì rì xī dí ruò yún ,shǐ jiāo zhuì xī shì zhēng xiān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líng yú zhèn xī liè yú háng ,zuǒ cān yì xī yòu rèn shāng 。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mái liǎng lún xī zhí sì mǎ ,yuán yù bāo xī jī míng gǔ 。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tiān shí duì xī wēi líng nù ,yán shā jìn xī qì yuán yě 。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chū bú rù xī wǎng bú fǎn ,píng yuán hū xī lù chāo yuǎn 。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dài zhǎng jiàn xī jiā qín gōng ,shǒu shēn lí xī xīn bú chéng 。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chéng jì yǒng xī yòu yǐ wǔ ,zhōng gāng qiáng xī bú kě líng 。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shēn jì sǐ xī shén yǐ líng ,hún pò yì xī wéi guǐ xióng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译文: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国殇》之作,乃因“怀、襄之世,任馋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

原盖深悲而极痛之”。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

于是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

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底下,则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

有感于他们自披上战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们紧握兵器,安详地,心无怨悔地躺在那里。 他简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绪奔进。

他对这些将士满怀敬爱,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样,在诗篇中,他也同样用一切美好的事物,来修饰笔下的人物。 这批神勇的将士,操的是吴地出产的以锋利闻名的戈、秦地出产的以强劲闻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饰的鼓槌,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

此篇在艺术表现上与作者其他作品有些区别,乃至与《九歌》中其他乐歌也不尽一致。挟深挚炽烈的情感,以促迫的节奏、开张扬厉的抒写,传达出了与所反映的人事相一致的凛然亢直之美,一种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读罢实在让人有气壮神旺之感。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