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楠木的诗句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 畲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 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 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 细看石楠玉茗,叶纵似、风韵输伊。 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 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 石楠红叶透帘春,忆得妆成下锦茵。 楩楠十围瑰,松柏百尺坚。 2.形容楠木的诗句有哪些1.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2.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3.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4.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5.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6.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7.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8.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9.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10.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1.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1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____佚名《桃夭》 13.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刘方平《春怨》 14.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5.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6.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7.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1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9.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20.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____黄巢《不第后赋菊》 21.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____刘彻《秋风辞》 22.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灞上秋居》 2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登高》 24.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____黄巢《题菊花》 2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形容楠木的诗句《题巴州光福寺楠木》年代: 唐 作者: 严武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 临溪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 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霁敛使人愁。 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 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九日南山》年代: 宋 作者: 万某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 朝晖与夕霭,无□□去住。徘徊九折险,萦曲一川注。 悬岩置屋少,□穴亦可度。苍然老楠木,几阅风霜斁。 孙枝长□许,老干未肯仆。昔年重九日,来者必三顾。 题诗刻峭壁,皆欲寄□□。念我独何人,今日追故步。 凌晨出南门,风雨怯行路。不惮登涉难,恐失此日故。 造物亦随人,晴明送日暮。徐行两柏间,杯盘共草具。 宾僚不鄙我,笑语露情愫。他时傥再来,莫指桃源误。 4.诗经采薇出自哪里从《小雅·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作于西周时期。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代,有三种说法。 一、《毛诗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 郑笺:“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其属为将,率将戍役,御西戎及北狄之乱,歌《采薇》以遣之。”可见毛诗认为《采薇》是周文王时事。 旁证有《逸周书·叙》:“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备玁狁。”朱右曾注:“《诗·采薇序》与此略同。” 二、汉代说《诗》者还有齐诗、鲁诗、韩诗。三家诗与毛诗不同,认为《采薇》是周懿王时事,旁证有《汉书·匈奴传》:“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岂不日戒,玁狁之故。’” 三、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据铜器铭文考证,认为“《采薇》《出车》实同叙一事”,“《出车》亦宣王时事”。“从现代出土青铜器铭文看,凡记猃狁事者,皆宣王时器”(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