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夙则莫”《诗经》是什么意思这是出自《诗经·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不夙则莫的意思是:报时辰不是提前就是太晚.这诗是讽刺国君号令不准的诗,而国君的‘不时’,又在于司时的官吏不负责任.古时无准确的钟表,故而司时的官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司时的官吏每天搞错一点点,积年累月,经过一定时间,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误差.司时官吏失职,当然朝廷秩序也会一片混乱.本诗在于讽刺司时官吏不准确报时,以致群臣见国君的时间混乱,官员手忙脚乱,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误时,遭到国君责怪.此意乃是根据我收藏的中华书局出版的诗经注解来的,望能帮助楼主.。 2.谁告诉我《诗经》中关于“东方未明”那段的原文和注释【原文】 东方未明, 颠倒衣裳①。 颠之倒之, 自公召之②。 东方朱晞③, 颠倒裳衣。 倒之颠之, 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4), 狂夫瞿瞿⑤。 不能辰夜(6), 不夙则莫(7)。 【注释】 ①衣:上身穿的衣服。裳:下身穿的衣服。②公:指王公贵族。③晞(xT):破晓。④樊:篱笆。圃:菜园。⑤瞿瞿:瞪着眼睛看的样子。(6)不能:不能分辨。辰:白天。(7)夙(su):早。莫:同“暮”,晚。 【译文】 东方黑暗天没亮, 急忙穿衣搞颠倒。 颠来倒去穿不好, 只因国君命令到。 东方黑暗天没亮, 慌忙颠倒穿衣裳。 颠来倒去穿不好, 只因国君召唤忙。 折柳编篱围菜园, 狂夫监工瞪着眼。 不分白天和夜晚, 不是起早就睡晚。 【读解】 国君一句话,小民累趴下。心慌意乱之中,竟连衣服怎么穿都闲不清楚了,更不用说其它。这种身不由己地服劳役,自然不是件愉快的差事。它的驱动力是内心的畏惧,而不是现实的利益或自我的意志。 由畏惧到丧失自我意志,是一个从人变为工具和机器的过程。机已只是一个物件,没有生命,不能思考,只能供人操纵,使唤。照此看来,同样是干活儿,在本质上却有天壤之别。 一种活儿是为生存必需,比如种田打猎,这是不得不如此的迫不得已,不劳动就不得食。虽然带有某种被迫的意味,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一种活儿是为他人做嫁衣,比如为官方服苦役,这也是不得不如此的迫不得已,不去就会危及自己的生存,乃至丢掉生存所必需的一切。这虽是为了生存,却是被恐惧所驱使。一种活儿是为干活儿而干活儿,比如园中种花,种花既可劳动四肢,又可赏心悦目。这不是为了生存的必需,而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证明和赏识。 谁会愿意在恐惧的驱使下为他人做嫁衣裳呢?谁会愿意做没有意志和 3.诗经中有“东”字的名句都有哪些1、我徂东山:慆(tāo)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méng )。——佚名《诗经·豳风》 释义: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2、日居月诸,东方自出。——佚名《诗经·邶风》 释义:太阳呀月亮,你们每天都从东方升起。 3、嘒(huì )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佚名《诗经·召南》 释义: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4、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佚名《诗经·郑风》 释义: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绿头巾,令我爱在心。 5、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佚名《诗经·齐风》 释义: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6、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佚名《诗经·陈风》 释义: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聊天话家常。 7、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佚名《诗经·陈风》 释义:东门外的白榆树绿荫蔽日,宛丘上的柞树林枝繁叶茂,子仲家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在绿树下跳起优美的舞蹈。 8、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佚名《诗经·陈风》 释义:我依偎着东城门外小白杨,浓密叶片辉映着金色夕阳。约好黄昏时相会在老地方,却让我苦等到明星闪闪亮。 9、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佚名《诗经·谷风之什》 释义:远离京都的东方大国小邦,织机上的梭子已经空荡荡。小民穿葛鞋用粗麻线捆绑,无奈何只好赤脚踩踏寒霜。相反那些轻佻的公子哥们,大摇大摆走在宽阔大路上。他们大喇喇地来来又往往,那无耻模样让我痛心断肠。 10、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佚名《诗经·卫风》 释义:自从大哥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4.诗经《东风》的赏析《诗经•豳风》里有一篇叫做《东风》,相传就是周公东征之后所作: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周公东征平叛,给殷商残余势力以歼灭性的打击,彻底击垮了殷商的残余势力和东夷部族。随后,周公又对其进行了分化,化整为零,免得他们凑在一起生事。 就这样,殷商的后裔或部族,有的被分散赏赐给诸侯(如分给鲁国的殷民有“六族”,分给卫国的殷民有“七族”),有的被强制迁移,有的逃亡远方,北去东北以至朝鲜半岛(今天的朝鲜就是当初逃亡的商人的后裔),南到江南都有。 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东夷始终是周的心腹大患。 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周公东征以后,随即又请王命在今天洛阳的地方建筑一个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东都成周与武王所建的西都镐京(所谓岐、丰之地)东西相对,互相照应。 这样两个都城,既巩固了自己的老家根据地,又加强了对东方的控制,可谓两全其美。 东都修建好后,周公又把一大部分“殷顽民”远迁到那里,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时刻监视。 从此,东方可以高枕无忧了。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也是效仿了周人的做法,“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把六国中那些有钱有势,有资格并且有条件造反的贵族全部迁移到自己的眼皮底下来看着,防止他们叛乱。 但令周人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真正的大患其实是在西方,而不是东方。 赢姓估计就是周公平叛以后被强制迁徙的东夷分支。 也许赢姓参与了这场叛乱,被俘虏以后,成为周人眼里最危险的东夷分子,于是被强制迁徙到大西北少数民族西戎分子经常出没的地方,一方面替天子畜牧,另一方面可以抵抗西戎对周的威胁。 这样一个带有前科,底子不干净的部族肯定得不到周王室的信任。 对于周朝的历代君王而言,赢姓部落估计仅仅具有利用价值。一方面,可以给自己养牲口、赶车,驾御,另一方面,可以用来牵制西戎。 表现好了,就给一个枣吃,表现不好,就啥都不给。 我们上面说过,蜚廉和他的儿子恶来一起为殷商效力,后来恶来被武王所杀。 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很受周成王宠幸,被封于宅皋狼。 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传说造父在桃林一带得到八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 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也是赢姓诸侯国)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族。 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赢姓这一枝系凭借自己善驾的传统本领终于得到了周王室的信任,被封于赵,终于有了自己的氏。古代以封邑为氏,造父一族于是被称为“赢赵”。 分析其“大显”的原因,无非有二。首先,赢赵一族充分发挥了本族善于驾御的本领,处处表现自己的忠诚。 不是为周君王寻找宝马良驹,就是陪同周君王游玩。尤其是造父在平叛徐偃王造反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 有功自然有赏。其次,季胜一系要比恶来一系底子干净。 最起码季胜没有参加助纣反周的活动。就像**时查三代一样,至少三代根正苗红,才算一个革命分子。 因此,这一枝系获得信任和封邑还是要容易一些的。尽管这样,造父也仅仅是被赏了一座城,在政治上却是丝毫没有地位。 5.关于东字的诗句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斜食东风御柳。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6.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7.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8.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9.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2.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斜食东风御柳。--韩翃的《寒食》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的《春日》 4.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5.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6.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7.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李商隐《二月二日》 8.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9.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 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6.《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一文中有"自公召之","自"字如何解释《诗经》齐风.鸡鸣中有"自公召之",自的解释。 自:此处为介词。从、由。 自,从也。——《广雅》。 自公召之:从官家那里传来召唤的声音;召唤的声音由官家那里传来。 原文欣赏: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白话翻译: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作品赏析:《东方未明》选自《诗经·齐风》。是周代在齐国京都地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它描写了在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下,奴隶们被强迫服苦役的痛苦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残暴,诉说了奴隶们受压榨的痛苦,反映了奴隶阶级的怨恨和反抗心声。 7.《美哉.诗经》的全文内容是什么我从网上的视频上记录下来的,但总感觉不是全文,貌似视频也有删节 《美哉 诗经》 有一种美 无需修饰 那是从心里流出来的长歌 河畔滩头 关关雎鸠的鸣唱声里,我们听见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箴言 山野林地 坎坎伐檀声里,我们看见一群袒露的脊背上,迸发出的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的悲愤 旌旗呼啸处,我们听见了出征将士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的怒吼 无论放浪还是婉约 无论高歌引吭还是踱步吟哦 听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 真切 活脱 透明 纯粹得就像远古的天空 无邪得就像源头的活水 这 就是诗经 有一种美不会凋谢 那是盛开在一个民族血脉上的鲜花 三千多年前,在一个古老的国度里 那些没有留下姓氏的先民 将生活 爱情 劳动揉进琴瑟 让散布在山间田野里的飞歌流韵 漫延成一条生生不息的歌的长河 这 就是诗经 历史的风吹落了无数的皇冠 催散了无尽的繁华 却吹不断那一串串带响的竹简 以及竹简上留下无数指纹的风景 三千年涛声云灭 不变的 还是那跳动着生命活力的人性之美 逃之夭夭 灼灼其华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谷则异室 死则同穴 这无以伦比的东方之美啊 美的河流 美的田野 美的天空 美的云彩 更有美的人 美的情操 美的节奏 美的律动 在人类所有关于美的描绘中 诗经是最美的容貌 来吧,让我们沿着诗三百的诗行 去踏青 去漂流 去追寻 去拾起封尘记忆中永远的歌 哦 美哉 诗经 8.方古文中是什么意思方 1、旁边,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2、四方,周边,边境。 “文加殊俗,武扬方表”。《后汉书》 3、方形,与“圆”相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引申为 正直,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老子》 4、地方,区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5、博大,周遍。“方施天下”。《墨子》 6、并排,“方舟而济于河”。《庄子》 7、相当,相等。 “昔韩信破历下而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共足相方。”《后汉书》 8、比拟,比方。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魏征 成语有“不可方物” 9、大地 “戴圆履方”。《淮南子》 10、处方,药方。“譬犹医之治病也,有方,笃剧犹治;无方,才微不愈。”《论衡》 11.、方向,方位。 “日出月诸,出自东方。”《诗经》 12、常规,常法。 “且操善用兵,变化无方。”《后汉书》 13、法度,准则。 “如此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后汉书》 14 、道义,道理。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 15、方法,办法。 “圣人设教,各有其方,知人情性不能齐也。” 《明德马皇后纪》 16、当,正当。 “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 17、将,将要。 “方欲渡河入关。”《史记 高祖本纪》 18、方才,刚刚。 “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后汉书》 9.诗经国风160篇共是哪几篇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诗经》国风中《周南》总计十一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广、汝坟、麟之趾。 国风·召南共有十四首诗: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 《邶风》作品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鄘风所含诗: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卫风》有《考槃》,氓,木瓜,淇奥,伯兮 《王风》有十首。包括: 黍离 君子于役 君子阳阳 扬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藟 采葛 大车 丘中有麻 "郑风"共有二十一首诗。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齐风"共有十一首诗。包括:鸡鸣 还 著 东方之日 东方未明 南山 甫田 卢令 敝笱 《魏风》包括《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等七篇诗歌。 唐风,有绸缪,葛生,鸨羽,杕杜,无衣,蟋蟀,扬之水,羔裘,杕之杜,椒聊。有枢,采苓 《秦风》共10首,包括《车邻》、《驷》、《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陈风》共有10首,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桧风》共有四首诗。1 素冠2 隰有苌楚3 羔裘4 匪风 曹风共有四首诗。 包括:蜉蝣 候人 鸤鸠 下泉 豳风1七月2鸱鸮3东山4破斧5伐柯6九罭7狼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