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宋词中的小令如《忆江南》,《十六字令》,《如梦令》的技巧楼主说的对,技巧主要在用词上,要婉转优美,但这个别人帮不了你。 提供平仄规律如下,希望有帮助。 如梦令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仄(叠) ⊙仄⊙平平仄(韵) 忆江南 平⊙仄(句)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十六字令: 平(韵) 通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 通仄仄平平(韵) 2.宋词,16首,越短越好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3.宋词小令大全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1、雨疏风骤:雨点稀疏,风声急紧。 2、试问卷帘人:试问,问一问看,这两个字显示出一种关切的心里情态。 卷帘人,指侍女。 3、知否、知否:两字迭用,口气极温婉,含有一种嗔怪和纠正之意,显示出大词人很有教养,温文厚道的大家闺秀性格。 4、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调残。以“红”“绿”两种颜色指待红花绿叶,文字精省,有视觉上的色彩感。 以“肥”“瘦”二字形容绿叶和红花的盛衰及其不同的命运,有拟人化的效果,形象而又有人情味。可知在女词人心中海棠也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辛弃疾《粉蝶儿》:“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解读】 诗词的最高境界,应以明澈如水的语言含有无限意蕴和情思。 这首词明白如水,全是白话和口语,通过与卷帘人的对话而隐含着很深的感情,而对这种感情本身则不著一字。昨夜骤然袭来的风雨,无疑使女词人极其敏感、多情的心灵经受了一番折磨。 她知道春天的脚步已经走远了,最娇艳的花朵也要面临凋落的命运了。她惜春,伤春,为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感伤不已,只有借酒浇愁。 一觉醒来发问,正显示出心事:经受一夜风雨摧残之后,海棠花的命运如何。有趣的是卷帘人和女词人的对话,形成心里性格上的绝妙对照。 大词人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灵与卷帘侍女的憨厚、淡漠、毫不在意都得到显示。 “试问”、“却道”、“应是”六字很妙,把女主人的心里变化、温柔嗔怪和教养一笔呼出。这首小令很受人们赞美,“当时文人莫不击节称赞,未有能道出之者“。 4.我需要20首小令宋词1、菩萨蛮 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2、醉垂鞭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3、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4、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6、清乐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7、清乐平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8、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9、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10、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1、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2、清平乐 赵令[田寺]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 搓得鹅几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13、菩萨蛮 陈克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14、菩萨蛮 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上秋下瓦]杨花转。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15、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6、浣溪沙 贺铸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馀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拼君[目真],物情惟有醉中真。 17、浣溪沙 贺铸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18、忆王孙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19、忆秦娥 范成大 楼阴缺,阑于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叫咽,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20、 好事近 韩元吉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 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5.求宋词小令精选(字比较少的那种)及翻译10首(只要要全文翻译不菩萨蛮 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醉垂鞭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清乐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乐平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6.唐诗,元小令,宋词,现代诗.多诗 。。.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词。。.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曲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现代诗。.. 小童话 谭旭东 1.春鸟 春鸟是金嗓子的好伙伴 每天一大早 就把我从梦中唤醒 妈妈说春鸟是在召唤我 她要我和她一道到大森林里去 倾听大自然动人的合唱 2.笋 悄悄地 拱出大地 想来打听 春天里 树绿的秘密 花开的消息 3.石榴 石榴花开了 是夏姑姑扎上了 鲜艳的蝴蝶结 石榴果熟了 是秋妈妈在摇着 收获的红铃 4.草帽 草帽上的小洞洞 是我给阳光 开的一扇扇门 你看 阳光钻下来了 他们调皮地踩着我的影子 我的影子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5.芽苞 春天到了 天气暖和了 快点出来吧 小芽苞 别只露出个小头 树皮外面多美 快点出来吧 太阳会给你 穿上绿衣 春风会送给你 甜甜的露滴 7.我需要20首小令宋词1、菩萨蛮 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2、醉垂鞭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3、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4、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6、清乐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7、清乐平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8、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9、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10、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1、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2、清平乐 赵令[田寺]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 搓得鹅几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13、菩萨蛮 陈克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14、菩萨蛮 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上秋下瓦]杨花转。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15、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6、浣溪沙 贺铸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馀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拼君[目真],物情惟有醉中真。 17、浣溪沙 贺铸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18、忆王孙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19、忆秦娥 范成大 楼阴缺,阑于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叫咽,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20、 好事近 韩元吉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 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8.宋词小令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全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竹林纪事》评此词云:“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起首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 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 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上片煞拍写的是: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许多。“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 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 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象“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最后,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这首词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从思想内容看,此词对于改变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起了重要作用,为词境的开拓作了一定的贡献。 9.16.宋词中第一个大量创作长调慢词的文人是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 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 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有《乐章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