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塞所有的诗句有哪些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 梁·刘孝标 蓟门秋气清,飞将出长城。绝漠冲风急,交河夜月明。陷敌摐金鼓,摧锋扬旆旌。 去去无终极,日暮动边声。 周·王褒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 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 隋·杨素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陈子昂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宁知班定远,独是一书生。 ·张易之 侠客重恩光,骢马饰金装。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 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騕袅青丝骑,娉婷红粉妆。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 谁堪坐愁思,罗袖拂空床。 ·沈佺期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寒日生戈剑,阴云摇旆旌。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 辛苦皋兰北,胡霜损汉兵。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 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出塞诗 杜甫 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潇潇, 平沙列万幕, 部伍各见招。 出塞诗 云暗月薄风萧萧, 男儿杯酒勇当先。 大刀劲马踏沙丘, 不弑俘虏誓不休。 出塞诗 白狐踏雪 马腾飞沙弯刀月, 郎儿壮志浴沙场。 长刀狂舞饮虏血, 无悔无泪为国崛。 《出塞二首》杨素 漠南胡未空 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 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 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 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 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 战解月轮空 严 息夜斗 角罢 弓 北风嘶朔马 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 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 来谒建章宫 汉虏未和亲 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 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 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 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 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 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 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 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 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 空飞胡骑尘 2.出塞,古诗.《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题解: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出塞:乐府《横吹曲辞•;汉横吹曲》旧题。唐人乐府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都是从《出塞》这一曲调演变而来。 3.古诗《出塞》的译文,急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题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4.关于出塞的诗句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唐)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唐)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5.〈出塞〉整首诗句是什么以《出塞》为题的有三首,分别是: 【原文】: 《出塞》 作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 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 《出塞》 作者:徐锡麟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原文】: 《出塞》 作者: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译文】: 《出塞》 作者:马戴 连环的金带束紧了战袍,马头从雪中冲出,过了临洮关。 卷起军旗夜袭了单于的大帐,胡乱地砍杀胡兵,使宝刀都有了缺口。 【原文】: 《出塞》 作者:王昌龄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出塞》 作者:王昌龄 其一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其二 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