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专项训练的答案如题 谢谢了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帮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⑴谁在“计程”?谁“今日到梁州”? ⑵据白居易的《三梦记》记载,首句原为“春来无计破春愁”。你认为改句与原句相比哪个好?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甲】 【乙】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词语。(答出两个即可) (2)甲、乙两首诗都写了荷花,但写法上各有不同,请指出。 (3)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 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5.对《枫桥夜泊》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A.这是一首记叙夜泊枫桥的春天景象和感受的诗。 B.“江枫”指江边的枫树。 C.“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诗人到半夜没睡着,睡不着的原因是因为漂泊在外羁旅之愁满怀。 D.此诗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中的景物在诗人眼里都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6.对李清照《如梦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A.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的作品,通篇是对一次郊游的回忆。 B.“沉醉”既表明因开怀尽兴而畅饮大醉,也包括词人为饱览暮春的溪边美景而陶醉。 C.“兴尽”进一步表明了这次饮酒游乐的舒畅;“误入”和“沉醉”照应,可见醉意之深。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出因误入荷塘,人惊鸥鹭,鸥鹭惊人,从而构成了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 7.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沙上鹭 (张文姬) 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 只等高风便,非无云汉心。 这是一首妻子劝勉丈夫的诗。其诗意一说是焦急期冀,一说是高旷昂扬。 你同意那一种?。 2.二年级下册专项分类检测卷二句子与古诗文的答案我只发空里要填的! 综合复习(古诗文积累二): 1:路上行人欲断魂 2:露似珍珠月似弓 3:不知细叶谁裁出 4:早有蜻蜓立上头 5:遥知兄弟登高处 6:爆竹声中一岁除 7:千树万树梨花开. 1:西湖 2:江陵 3:桃花潭 4:黄河 5:阳关 6:杏花村 1:泰山 2:庐山瀑布 3:洞庭湖 1:苍 白 2:翠 白 青 3:红 绿 蓝 4:绿 红 5:黑 白 6:碧 红 1:春蚕 2:春潮 3:春风 4:春色 5:春风 1:莫使金樽空对月 2:把酒话桑麻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举杯消愁愁更愁 5:葡萄美酒夜光杯 6:白日放歌须纵酒 综合复习(古诗文积累三) 1:孔雀 2:藤 鸦 3:草 马 4:黄蝶 菜花 5:犬 6:蝶 莺 1:秋天 张继 2:春天 贺知章 3:冬天 柳宗元 4:夏天 杨万里 5:秋天 杜牧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一道残阳铺水中 2:月是故乡明 1:杜甫 2:杜牧 3:李白 4:杜甫 5:王维 6: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 综合复习(古诗文积累四)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海内存知己,天涯落比邻.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题目是《绝句》,作者是杜甫. 3.人教版六·下《古诗词背诵》监测试题的答案一、默写《七步诗》,并填空:作者:1、这首诗里写到了()种事物,分别是()()。 2、这首诗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请分别找出来,并作解释:():():():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句。 这是()对()说的,它的意思是()。 4、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 曹植把自己比喻成(),把曹丕比喻成()。 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表达了()。 二、读《鸟鸣涧》,完成填空。 1、《鸟鸣涧》是()朝被称为“诗佛”的()写的。 全诗写了这个季节()的景色,突出了一个“()”字。 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 2、这是一首(),主要描绘()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的心情。 三、读《芙蓉楼送辛渐》,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写的一首()诗。 诗中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的品质。 我还能默写一首送别诗,并写上朝代和作者:四、读《江畔独步寻花》,完成练习。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杜甫,被称为“()”。 在《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是“对偶句”,是:,。2、全诗运用()、()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之情。 五、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1、这两首诗都用了()的手法,第一首明写(),实质要表达自己()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赞扬了它们()的精神。 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是();“尔”的意思是()。 2 六、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写的一首()言()诗,“闻”的意思是()。 全诗围绕()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开头的表现是()。 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 )。 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 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 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是非常()。 七、读《己亥杂诗》,完成练习。《己亥杂诗》是()朝()写的,这是他的《已亥杂诗》中是第()首。 其中“九州”的意思是();“生气”的意思是();“恃”的读音是(),意思是();“喑”的读音是(),意思是();“万马齐喑”是比喻()。 “究”的意思是();“抖擞”的意思是()。 八、读《浣溪沙》,完成练习。 苏轼是()朝的诗人。 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睛后雨》,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 他写的诗《题西临壁》有两句(),(),常用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的词《浣溪沙》,“浣溪沙”是()名。 这首词还有“序”,是:(),(),()。 交待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和原因。这首词还分成上阙和下阙,上阙是:(),(),()。 下阙是:(),(),()。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九、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练习。这首词王观起首用()比喻(),用()比喻()。 然后进行()问,“()”?然后回答:“()。 ”这是指()的地方。 接着,作者感叹:(),()。 最后,作者嘱咐():(),()。 “卜算子”是词牌名,你还学过的词牌名有:十、附加题:1、李白被称为“()”,默写两首他写的诗。 2、把《江畔独步寻花》改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看谁能生动描写诗意,又写得优美动人。 3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默写《七步诗》,并填空: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这首诗里写到了(2)种事物,分别是(萁)(豆)。 2、这首诗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请分别找出来,并作解释:持:用来。 泣:哭泣煎:残害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反问)句。 这是(曹植)对(曹丕)说的,它的意思是(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4、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 曹植把自己比喻成(豆),把曹丕比喻成(萁)。 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曹丕迫害亲兄弟),表达了(内心的悲愤)。 二、读《鸟鸣涧》,完成填空。 1、《鸟鸣涧》是(唐)朝被称为“诗佛”的(王维)写的。 全诗写了这个季节(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景色,突出了一个“(静)”字。 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时而,偶尔)。 2、这是一首(山水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三、读《芙蓉楼送辛渐》,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王昌龄)写的一首(送别)诗。 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清晨);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清廉正直)的品质(或开朗胸怀和坚强性。 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项测试卷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卷班别: 姓名: 学号 分数: 命题人:王绥辉(海口市义龙中学)一、积累运用(每小题2分,共24分)1、《春望》一诗表现诗人对国土沦陷触目伤怀的句子: 。 2、《泊秦淮》中把读者引入朦胧迷离意境的诗句是: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作者由自然界风雨交加联想到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的诗句是: 。 4、《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舍生取义的句子是: 。5、同是揭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到”的哲理,《望岳》的诗句是: ;《登飞来峰》的诗句是: 。 6、《钱塘湖春行》一诗通过野花和春草表表现自然界生机盎然的景象的对偶句是: 。7、《夜雨寄北》诗中表现诗人思归而不得的愁苦心情的句子是: 。 8、《雁门太守行》诗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守军披坚执锐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 。9、《别云间》中表现诗人坚强不屈、宁死不屈、抗清到底决心的诗句是: 。 10、《论诗》中赞美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 。11、某作家封笔以后,仍然关注着文坛的动态,指导年青作者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诗句所说的“ ”那样。 12、步入大自然,面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许多有关景物描写的优美诗句总是不断涌入脑海,请你分别写出一句本册中学过与山水有关古诗:山: 水: 二、阅读欣赏: (一)《小石潭记》(共23分)从小丘西行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 ,为岸。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①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② 。 潭西南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③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及记之而去。 13、在横线处填出课文原句。(6分)① ② ③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以其境过清 (4)不可久居 _15、用现代汉语写出“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意思。 (3分)16、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3分)17、按符号要求画出限定句子。(4分) (1)用“ ”画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2)用“( )”标出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18、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3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共26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给下列汉字注音。(4分)遂: 荇: 横: 柏: 20、解释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6分)(1)念无与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欣然起行( )(4)盖竹柏影也( )21、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句子描绘的画面?(4分) 22、“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指的是: 。这句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在文章内容上起 的作用。 (6分)23、译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分)24、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给我们描写一幅生动形象、清雅自然的月色画面。 你能否再写出一句苏轼其它作品中直接描写“月”的诗句。(3分)(三) 《治水必躬亲》(共27分)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1)泥于掌故 (2)妄意轻信人言 (3)盖地有高低 (4)潴有浅深 (5)非咨询不穷其致 (6)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7)昔海忠介治河 (8)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26、翻译下列句子:(6分)(1)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2)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3)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27、文中提出的治水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3分) 28、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3分)29、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个观点的?(3分)30、海瑞是咱们海南的骄傲,做为海瑞故乡的一名中学生,你对海瑞的了解有多少?请你写一段50字的介绍词,向浏览海瑞公园的游客介绍海瑞。 (4分)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参考答案1、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2、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3、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为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6、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7、君。 5.六年级古诗专项训练的答案一、填空(李白的诗有;将进酒 子夜秋歌 关山月 月下独酌 王维的诗有:终南山 江畔独步寻花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诗有:春夜喜雨 《望岳》 绝句 赠花卿陆游的诗有:书怀 游山西村 示儿 书愤苏轼的诗有:《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诗有 钱塘湖春行 草 忆江南 送别诗 《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季节特征的诗 : 春日 小池 秋夕 梅花与月亮有关的诗: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与流水有关的诗有: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 宋之问> 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嘤嘤鸣矣,求其友声------>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前不见古人 采菊东篱下 大漠沙如雪 夕阳无限好 会当凌绝顶 把酒问青天 润物细无声 死亦为鬼雄 天涯若比邻 ,老大徒伤悲 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