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于家的诗文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 (美国女小说家 菲席尔.D.C.)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俄国文学家 托尔斯泰.L.)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美国总统林肯) 作为一个现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给了孩子们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你倾注在他们身上的关心和爱。关心的态度不仅能帮你省下一笔可观的钱,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为你花钱不多并且给予了胜过礼物的关怀。 (美国作家 诺埃尔.O.)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美国剧作家、演员佩恩. J. H.) 勇敢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 (英国剧作家 菲利普.M.) 明智者四海为家--地球是他的壁炉,蓝天是他的客厅。(美国思想家 爱默生.R.W.)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英国哲学家 培根.F.) 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德国剧作家、诗人歌德. J.W.) 家是姑娘的监狱,女人的教养院。 (英国剧作家 肖伯纳.G.) 无论何时何地家永远是向游子敞开大门的地方。(美国诗人 罗伯特.F.) 逆子无情甚于蛇蝎。 (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W.) 正在闹离婚的(包括那些处于吵闹不停的痛楚中的)夫妻们很容易陷在对方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这种诋毁是尽可能公开的,尽量频繁地进行。(美国作家 梅尔.H.) 我不知道我爷爷是什么样的人,我更关心的是,他的孙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美国总统 林肯.A.) 你若希望你的孩子总是脚踏实地, 就要让他们负些责任。(英国散文家 班扬,J.) 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 这种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来,和大人赠给孩子们的那些最精致的礼物一样珍贵。(美国文学之父 华盛顿. I.) 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想出出不来。 (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蒙田.M.D.) 我父亲总是说,一个孩子需要四样东西--充分的爱、富于营养的食物、有规律的睡眠、大量的肥皂和水--这些完了呢,他最需要的是一些明智的放任。(美国政府官员 普里斯特.I.B.) 家庭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之一。 (美国哲学家、诗人 桑塔亚那.G.) 科学的博爱精神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各种热心科学的人联结成一个大家庭。(美国总统 罗斯。 .F.) 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英国作家劳伦斯.D.H.) 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争光。 (英国哲学家 罗素.B.) 每个人的家对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英国法学家 科克.E.) 越早把你的儿子当成男人,他就越早成为男人。 (英国小说家 洛克.W.J.)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英国小说家 萨克雷.W.M.) 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英国诗人 拜伦,G.G.)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美国牧师、演说家 比沏.H.W.)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 ——《说文》家人内也。——《易·杂卦传》上地家七人。 ——《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开国承家。 ——《易·师》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陶潜《桃花源记》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house;residence]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 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家庭,人家 [family]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家半三军。 ——《国语·晋语》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家绘像祀之。 ——《明史》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指夫或妻 [husband or wife]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楚辞·离骚》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家家;每家 [every family]。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minister and high official or theirs feud]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论语·季氏》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娘家 [married woman's maiden home]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且暂还家去。 学术或艺术流派 [school]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又如。 2.有关家的诗歌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⑵归 家 〔唐〕杜 牧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⑶乡 思 [宋]李 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⑹闻雁 [唐]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⑺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⑿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⒀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⒁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⒂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香雾云鬓时,清辉玉臂寒”的诗句来写家中美貌的妻子(杜妻是否真的美貌并无关紧要)思念自己而不顾天晚霜寒,进而把自己对加深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更加深切感人李商隐 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辞》)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7.独在异乡为异客。 3.关于家的长篇诗歌岁月已寒, 故乡正农闲。 寒夜中, 这思念, 到林间, 到农田。 手持玉米秸, 捉迷藏, 戏童顽。 北风吹, 雪花飘, 乐悠然。 琅琊山下, 是我的故乡, 我的摇篮。 十里金沙滩, 十里桃花园。 风雨相伴, 多少年? 最难忘记, 暑假里: 树荫下, 捕鸣蝉。 池塘内: 互戏水, 摘蓬莲。 大海边: 迎惊涛骇浪, 扬风帆, 荡渔船。 渔歌中: 到夜晚, 不思还。 梦中多少企盼? 望故乡, 情意绵绵。 故乡风光好, 故乡水亦甜。 何日凯旋? 4.关于家的诗歌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杜甫《月夜》 今夜郛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谁有关于家的诗歌或文章席慕容的 狂风沙 出塞曲 乡愁 长城谣 秋风乍起,当塞尚画布上的最后一抹绿色和着秋虫唧唧时,家在召唤我了。 家,人类灵魂的栖息地,一切灵魂的皈依。 儿时的记忆忽的复苏:那高高的梧桐树,那低低的村落,那风雨飘摇的老树,老屋,那人……那风吹而摇曳在心间上的那盏老油灯……这一切,都好象隔着三月的烟雨在看一幅朦胧的水彩画,都迷失在一片久远的美丽里;又好象六朝古都的金粉洗去了它往日的繁华,只留下一片泛白的记忆! 蓦的,我想起了浅水湾海滨的落日,女作家萧红长眠的墓前有一束血红的,傲然怒放的山茶花,这里是没有家的,像萧红一样的傲淀人世的萧红的家!潮涨潮落,卧听着“海涛闲话”,伴着她的,只有“花香似火焚”的那束孤寂的红山茶! 家,萧红的家,我不知道当年年少的萧红离家出走时,有没有想起过她的家,但我想一定想过,想起过呼兰河边的故乡,想起过故乡的“火烧云”,想起过慈祥的祖父,想起后花园,想起孤寂的童年……然而,英年早逝,客死他乡,伴着她的,只有那束孤寂的山茶花! 蜂鸣着春绿, 蛙鼓着夏荫, 蝉笑着秋瞑, 雪舞着冬韵…… 当行囊背上肩之后,泪眼朦胧中,那树,那人,那老屋,便从此嵌在漂泊的心头了。 然而,家又在哪里,哪里又是家? 泰戈尔说“我抛弃了所有的悲伤与疑虑,去追逐那屋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杨明也说:“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 所以说,家无处不在,家在每个人心中;或者说,无处是家乡! 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对流浪的眷恋撕打着我的心,那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是一种对母亲,对家的思念,它领你回家!每一条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条路都带你走向母亲,走回家! 6.关于家的古诗有什么1、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2、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3、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4、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7.诗歌《家》的内容诗歌《家》的内容: 家 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翻译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2、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