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风新台诗经

1.赏析:诗经.邶风.新台

译文】新筑的高台很鲜明,可是河水却停流。本想有安乐和顺的追求,可得到的粗席却不少。 新筑的高台有散落,河水却被沾污了。本想有安乐和顺的追求,可是粗糙的草席却不断绝。

鱼网布设想捕鱼,鸿雁见网纷飞去。本想有安乐和顺的追求,可得到的却是使人忧惧的安置。

【说明】这是一首讥讽卫宣公筑台的山歌,从《诗·大雅·灵台》中,我们知道周文王筑灵台,从《孟子·梁惠王上》我们亦看到梁惠王筑灵池,齐宣王辟园囿筑雪宫,可见自殷商以来,所有的统治者都喜欢建筑一些豪华的标志性建筑以表明自己的政绩。因此卫宣公也不例外,想筑一座新台来表明自己国力的强盛,并炫耀自己的富有。然而却不料这些建筑却是“豆腐渣”工程。歌的第一段是描写新台建成后,本想登台观水,可是水却停流了,也就是说水量大为减少了,登上新台后,却发现许多粗陋的草席裸露在外面。第二段则是描述新台粉落在河边,污染了河水。歌的第三段则是比喻,说明“事与愿违”的道理。

自古以来,凡是这些劳民伤财,不得民心的工程大都如此,人民从心里不满意这样的炫耀,便敷衍了事。这便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邶地的一种风俗,人民不是以直接的对抗来反对统治者,而是采取了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的行为方式。这与《北风》一歌略有相同,《北风》是描述人们逃离,本诗之意,则在于人们的消极。这是对卫宣公的一种幸灾乐祸的嘲讽。

2.诗经国风160篇共是哪几篇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诗经》国风中《周南》总计十一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广、汝坟、麟之趾。

国风·召南共有十四首诗: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

《邶风》作品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鄘风所含诗: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卫风》有《考槃》,氓,木瓜,淇奥,伯兮

《王风》有十首。包括:

黍离 君子于役 君子阳阳 扬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藟 采葛

大车 丘中有麻

"郑风"共有二十一首诗。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齐风"共有十一首诗。包括:鸡鸣 还 著 东方之日 东方未明 南山 甫田 卢令 敝笱

《魏风》包括《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等七篇诗歌。

唐风,有绸缪,葛生,鸨羽,杕杜,无衣,蟋蟀,扬之水,羔裘,杕之杜,椒聊。有枢,采苓

《秦风》共10首,包括《车邻》、《驷》、《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陈风》共有10首,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桧风》共有四首诗。1 素冠2 隰有苌楚3 羔裘4 匪风

曹风共有四首诗。 包括:蜉蝣 候人 鸤鸠 下泉

豳风1七月2鸱鸮3东山4破斧5伐柯6九罭7狼跋

3.诗经·国风·邶风 这首诗~谁弄过来~

○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痊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不涉昂否,昂须我友。

○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袖如充耳。

○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新台新台有氵此,河水弥弥。

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其中“静女”中的静应该是通假的“靓”字。

4.诗经中是邶风还是邺风为什么有些地方写的是邶风,有的写的又是邺风

邶风 :诗经国风中的内容 经前人考定,邶、鄘(yóng)、卫都是卫国的诗.《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听了鲁国的乐队歌唱了“邶、鄘、卫”以后,评论时便将此三诗统称之为“卫风”.可见他是把“邶鄘卫"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别于其他国风的. 邶、鄘、卫都是古国名.据说周武王灭殷以后,便将纣的京都沬(今河南淇县西北)附近地区封给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并将其地分而为三:北为邶(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鄘(今河南汲县东北),东为卫(今河南淇县附近).武王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守卫三个地方(注①),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武王死后,儿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执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嗾使武庚叛乱.于是周公率兵镇压,杀死武庚与管、蔡、霍等.接着又合并三地为卫(注②),连同原殷民一起封给康叔,建都殷墟(今河南淇县),号卫君. 卫国自康叔历十三世至献公,自后便国力日衰,内乱不息;到懿公时,更加腐败不堪.公元前六六○年为狄人所灭.后来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残部南渡黄河,文公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重建卫国.《载驰》、《定之方中》二诗就是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 邶、鄘二地早已并入卫国,为什么卫诗还冠以其名呢?自汉以来议论纷纷(注③),没有定论.近人一般认为,因卫诗有三十九首之多,近风诗的四分之一,所以编者将部分诗编入邶、鄘之下.但是这一说法仍有疑问.查今本《诗经》,邶诗十九首、鄘诗十首、卫诗十首,为什么分得如此不平均呢?这很难说编者只是偶然为之,而无别的原因.因此这一说法仍属于猜测罢了. 邶、鄘、卫三诗大部分难确定具体时代,大致说来西周末东周初的诗居多数. 包括:柏舟 绿衣 燕燕 日月 终风 击鼓 凯风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旄丘 简兮 泉水 北门 北风 静女 新台 二子乘舟。

5.诗经中风的诗有那些

1、秦风·无衣

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2、国风·周南·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嫁过门,夫妻美满又和顺。

桃花怒放千万朵,硕果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嫁过门,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桃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嫁过门,齐心协手家和睦。

3、国风·周南·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4、国风·郑风·风雨

先秦:佚名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文: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5、诗经·陈风·月出

先秦:佚名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译文:

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

月亮出来多洁白,美人仪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缓,让我思念心忧愁。

月亮出来光普照,美人仪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优美,让我思念心烦躁。

6.《诗经》中的“风”又叫做

国风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国风”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爱情诗。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造成极大的痛苦,表达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这类爱情诗的重要主题。《氓》、《谷风》等篇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生活画面。而《柏舟》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基调健康、乐观的恋歌(如《静女》、《木瓜》等),更给爱情诗增添了一种和谐、喜悦的情愫。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国风”中有很好的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在形象塑造上,“国风”也具有 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作者们能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征。“国风”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常冲破四言的规定,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如《伐檀》就是一首杂言诗。这些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国风”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精确恰当地使 用双声、叠韵、叠字,更增加了艺术魅力。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共一百六十篇,能表现各地的民情风俗习惯。国君以诗教化百姓,百姓以诗讽刺君王,可以潜移默化,移风易俗,也可以讽刺施政得失,反映民情。

7.急寻关于《诗经.邶风》的详细介绍

《邶风》共有十九首诗。

最好的是《柏舟》、《击鼓》和《谷风》。《柏舟》,有人说是弃妇诗,但我觉得更像一首黜臣之诗,其中的“微我无酒”“威仪棣棣”和“愠于群小”都不像一个妇人家说的话。这明明是一个臣子的赤胆忠言,大有屈子之风。“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无限感慨已随波逐流,无所依归,悲怆之情涣然而来。“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直言忠心,不容渣滓,不变初衷,不置身度外,耿耿诚心,得以彰显。然更悲痛之处,在于“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最后只得仰天长叹,“日居月诸,胡迭而微”,静言思之,顿足捶胸,不能奋飞。浩浩正气扑面而来,愤愤之心油然而生,这不正是诗的感人魅力吗?

《击鼓》写了一个年轻战士打了胜仗,却依然不得归来,心中思念订了婚约的妻子,于是大声呼唤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爱之坚贞,天地可表,日月可鉴,真是隔了千百年,依然感动着世人的心。跟自己的妻子说一句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谷风》倒真是一首弃妇诗了,其中哀怨悲愤令人深感同情。本是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共同度过艰苦生活,却不料,丈夫有了新欢,就弃之如糟糠,让人恨之极也。全诗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起兴,哀伤的情绪便一以贯之,以前是“黾勉同心”,如今是“不我屑以”。曾经期望“采葑采菲,无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结果却是“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既生既育,比予于毒”。你们“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我却是“有洸有溃,既诒我肄。”多么强烈的今昔对比,你我对比、梦想与现实对比,如何能不叫人想上前去帮她揍她男人一顿,踢他几脚,吐上一口唾沫。

然后是《燕燕》、《匏有苦叶》、《泉水》、《日月》和《静女》也是比较好的诗。《燕燕》是君王嫁妾妹送行歌,只要不站在阶级分析的角度,只看他们之间的情感,却真是感动人的。意象就很好: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正如二人难舍难离之情,君王直送到“瞻望弗及”,更是“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而妾妹是一个“终温且惠,淑慎其身”的好女子,临别依依告诫王兄谨记“先君之恩”。——多么感人的情怀呀。《匏有苦叶》写的是济水相隔,年青人想过河迎娶妻子的故事。“深则厉,浅则揭”,很有哲学意味。而“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俨然让人如遇一个旷达的世外高人一般。《泉水》写许穆夫人出嫁的惜别之情,“出宿于涕,饮饯于祢”,“出宿于干,饮饯于言。”,一步一停,心中是“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真是让人心伤。《日月》是女人控诉丈夫遗弃之诗,“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月相隔,宛如自身,声声咏叹,使人涕下。《静女》倒是美丽的约会,“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真是让人羡煞。

《绿衣》和《凯风》都是思亲之曲,让人有“慈母手中线”之感。《凯风》的两句“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凯风自南,吹彼棘薪”,真让人想到母亲的手。《式微》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歌,感情喷薄而出,让人心里很充实、愤懑和豪迈。

《终风》、《雄雉》、《旄丘》、《简兮》、《北门》、《北风》、《新台》、《二子乘舟》就都没什么了。《终风》里可能是一个风尘女子。《雄雉》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倒是一句做人的警句。《旄丘》是穷苦人鄙夷土大夫的行径。《简兮》的“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十分形象具体。“山有榛,隰有苓”也是好句子。《北门》里是一个可怜人。《北风》里的雪景还好,“莫赤匪狐,莫黑匪乌”也很有意思。《新台》和《二子乘舟》都是讲了卫宣公强娶儿媳宣姜,最终迫使儿子伋与寿都死于非命的故事,卫宣公真是一只癞蛤蟆!

《邶风》,邶国之风也。周灭殷商后,周武王“以商治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今汤阴县城邶城村,号邶国。《诗经》中的《邶风》即为产生、采集、流传于邶国大地的古老而至今仍荡人心弦的诗篇。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