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缘由的诗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在多次反省和检查我自己行为,一、为他人计谋办事,有没有竭尽全力的去做?二、同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诚实信用?三、每天的新知识有没有按时复习掌握? 吾日三省吾身 说,帝尧巡行诸侯之国,路上遇见两犯罪,心中不忍,便下车来问其犯罪之由。答:天久不雨,大旱民饥,此二人因行窃充饥获罪。帝尧听罢,令押刑者释放二人,而将自己送刑。 随行者惊,问缘由。帝尧道,天干地旱,定是我德行不够,行动多有错处,惹恼上天,降罪于我,才使得民生潦倒,此罪一。我为君,窃者为百姓,百姓不德,归根结底在我教化不当,未能使民向善,此罪二。 帝尧当时为此言,一念至诚,感动上天。言罢,大雨即降,方数千里之广,天下重获生机。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大家应该常常保持自省的姿态和心态,就是要时常自我反省. 这个故事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 2.比喻从解决问题要从根上入手的诗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语出杜甫《前出塞》组诗之六 附:杜甫《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3.形容要解决问题还需要看问题的本身根源的古文解铃还须系铃人 釜底抽薪 扬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正本清源 【解 释】: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水 源,源头;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 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出处】:《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晋书·武帝纪》: “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4.形容根源的成语1. 拔本塞源】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2. 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3. 端本正源】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4. 家学渊源】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5. 孽根祸胎】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 6. 起根发由】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7.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8. 追本穷源】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9. 拔本塞原】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10. 叩源推委】指追究其根源。 11. 溯流穷源】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 12.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 13.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14. 有本有原】指有根源;源源本本。亦作“有本有源”。 15. 有本有源】指有根源;源源本本。同“有本有原”。 16. 追本溯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