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称颂弥勒佛的诗词/view/1638418.htm(这里面很齐全) 另外附加几个: 一: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二: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三: 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 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 四: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五: 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 只因可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六: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七: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八: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九: 肚肠宽肥容世界,大大大; 心肺冷静笑人生,哈哈哈。 十: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由来? 十一: 投起针来,果能罗什译经寸金易化; 吃了饭去,不学弥勒大肚滴水难消。 十二: 佛前都是有缘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腹欢喜; 世间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十三: 看一般人时往时来,我笑有因真可笑; 这两个字曰名曰利,你忙无甚为谁忙? 十四: 吃亏者岂无大肚? 笑杀人不肯回头。 十五: 一生补处寄诸天,普现菩萨身,当年鹿野苑中,曾助迦文传密意; 三界轮回仍故我,誓修唯识定,他日龙华会上,愿随无著觐慈颜。 十六: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定之含笑,动之含笑,开颜含笑,相见有缘。 十七: 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 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十八: 盈颜常喜,喜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张口大笑,笑世人不知省悟、不肯回头。 十九: 大肚纵能容,也不容瘴气乌烟、贪脏枉法; 慈颜常带笑,最可笑虚情假意、欺世盗名。 二十: 如来拈花笑,弥勒开口笑,问礼拜禅林,有几个能深知笑意? 菩萨低眉时,金刚怒目时,要虔修慧业,愿众生莫错过时机! 二十一: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 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 二十二: 一肚子不合时宜,问尊者如何消纳? 满面孔无非和气,请众生各去思量。 2.关于“称颂弥勒佛”的诗句有哪些一: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二: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 三: 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 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 四: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五: 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 只因可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六: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七: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八: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九: 肚肠宽肥容世界,大大大; 心肺冷静笑人生,哈哈哈。 十: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由来? 弥勒佛:菩萨名,梵文叫maitreya,华译为慈氏,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弥勒在佛教史上被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身份。他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几乎可以说超过任何一个位大乘论师或者行者。从信仰的角度上说,从原始佛圣典《阿含经》到大乘佛教经典,都以为他是当来下生的弥勒佛,曾经七佛受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现正在兜率内院说法,等待释迦牟尼的世纪结束后,他就正式成为娑婆世界的教主;因此,他现在的地位称为“一生补处”。换言之,他就是下屈娑婆世界成正等正觉的补处菩萨。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便是释迦牟尼的法统继承人,而这个法统的继承,以人间的观念来说,是相当长的,要经过八万四千岁的交递增减,一百年增加一岁,由十岁增加到八万四千岁,再由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为一轮次,亦即释迦牟尼的一个法统世纪的结束,才轮到他的住法时间。此一信仰,在汉传、藏传两大语系佛教中非常流行,显密两宗对弥勒都有深厚的信仰。 3.形容布袋和尚的句子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异著称,他在江浙一带化缘,出入市镇乡村。经常肩上背一个布袋并手拿锡杖及佛珠,身材矮胖,面容慈祥、笑容可鞠、大腹便便,人称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性格乐观恢谐、宽容大度、随遇而安、席地而卧。能不气不恼地笑对一切欺辱羞骂,从来不计较别人也不报复别人,更不与人争长论短。 而且还能示人吉凶,无不灵验。所以人们也都非常喜欢他,便称他为“欢喜佛”。后梁末年,契此和尚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前,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的诗偈,时人认为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在中国多数汉传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即为他的造像。布袋和尚曾作有许多诗偈,阐述他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为人处世的独特观点。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他的部分诗偈。 4.关于“布袋和尚”的诗词有哪些1、传说当年契此翁,偶然来此笑春风。 忽抛布袋归何处,地下天高一阁空。——宋.陈著《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岳林》 2、契此老翁无记性,都忘生月与生辰。 春风桃李能多事,特地年年说向人。—— 宋.释普济《弥勒大士二月八生》 3、还如在山间,契此适野情。老菊不作花,秋蝶转伶竮。 独坐玩物变,万事与心冥。远怀韦苏州,觅句非为名。——宋.张嵲《九日三首》 4、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中有古佛屋,閴无人足音。 春云带飞雨,冷色来苍岑。孰知戎马盛,但见藤萝阴。 平生云卧想,正欲幽梦寻。不减避世士,契此太古心。——宋.张元干《丁未岁春过西湖宾藏寺作》 5、三尺丝桐太古音,清风明月是知心。 伯牙去后无消息,会见君家契此深。——宋.赵友直《承友携琴见访》 5.形容布袋和尚的句子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 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 以神异著称,他在江浙一带化缘,出入市镇乡村。经常肩上背一个布袋并手拿锡杖及佛珠,身材矮胖,面容慈祥、笑容可鞠、大腹便便,人称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性格乐观恢谐、宽容大度、随遇而安、席地而卧。能不气不恼地笑对一切欺辱羞骂,从来不计较别人也不报复别人,更不与人争长论短。 而且还能示人吉凶,无不灵验。所以人们也都非常喜欢他,便称他为“欢喜佛”。 后梁末年,契此和尚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前,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的诗偈,时人认为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在中国多数汉传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即为他的造像。 布袋和尚曾作有许多诗偈,阐述他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为人处世的独特观点。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他的部分诗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