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歌中的数学 诗歌中的数学1.古诗中的数学问题(六年级)1、我问开店李三公, 众客来到此店中, 一房七客多七客, 一房九客一房空, 请问几客几房中。 解:设有x个客人,y间房,得方程组 7y+7=x 9(y-1)=x 解得y=8 x=63 答:有63个客人,8间房。 解析:题中不变量有客人人数和房间数,所以设这两个量为未知数x、y,可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用消元法解出方程组就可以了。 2、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名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设实际有X人 X/3+X/4=364 X=624 即共有624人 3、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壶中酒,原有多少酒? 设原来有酒X,因为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所以有{(X*2-2)*2-1}*2-1=0 可求得X=7/8 2.古诗中的数学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经隅五 朝为秦臣暮归楚 圆周率: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沏(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死(6264),杀杀把(338),杀尔沏酒(3279),吾来尔把把(50288)。 带有数字的数学诗: 一望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 八九十枝花。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胜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 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 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的话,望采纳,谢谢! 3.诗中的数学20条太多哦,看看这个行吗? 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经隅五 朝为秦臣暮归楚 圆周率: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沏(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死(6264),杀杀把(338),杀尔沏酒(3279),吾来尔把把(50288)。 带有数字的数学诗: 一望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 八九十枝花。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胜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 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 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4.那些古诗词里面的数学,你了解多少1. “十”字令,这是古诗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将数字“一”到“十”嵌入古诗中。如诗人邵雍(shào yōng)的《山村咏怀》,已选入小学课本: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人把1~10这些单调平淡的数字,独具慧心地融入诗行,看似轻描淡写、平淡无奇,实则浓墨重彩,平中蕴奇。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清新别致的田园风景图。 2.杂数诗,就是诗词中运用数字没有定数和规律,只根据诗歌的需要来写,古代的数字诗大多属于这一种。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句中的数字有“两”、“一”、“千”、“万”,就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景图。 3.“一”字诗,这种是只用“一”字作诗。 如清代女词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她写过《黄昏》: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注释:鱼矶(jī),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如《一字诗咏四大美人》之杨玉环,作者:佚名: 一喜一悲一相对,一串荔枝一串泪。 一诗一吟一梦里,一朝酒醒一朝醉。 两首一字诗都是连用十个“一”字,但是并没有给人带来重复单调的感觉。 -------JINGRUI HAINING 5.古诗词中的数学44*22=968 22/44=5/10 即年=4。岁=2。花=9。相=6。似=8。人=5。不=1。同=0 过程: 年年*岁岁=(年*11)*(岁*11)=121*年*岁=花相似 即花相似=121*年*岁。花相似是一个三位数,121*(1~9)来排除:首先年和岁都不能等于1,所以: 1、2、3、5、7、可以排除,它们只能分解成1乘以他们本身,如2: 年年*岁岁=11*22=121,有重复。 9也不行,121*9=1089,不是三位数。 只有4.6.8,一一排除,可知,花相似=121*8=968。年*岁=8。 岁岁÷年年=人÷不同,可以知道岁<;年。纵上:年=4,岁=2。 人÷不同=岁÷年=2÷4 0~9剩下0、1、3、5、7, 显然人÷不同=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