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思乡诗句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12、《竹枝》【唐】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唐】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唐】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9、《滞雨》【唐】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2.有关思乡的古诗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 3.关于思乡的古诗.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对我有帮助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书何达处?归雁洛阳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何当共剪西窗烛,巴山夜雨涨秋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月夜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村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望驿台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参考资料:/question/13671788。 4.【思乡诗句诗句关于思乡】思乡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阴雨【唐】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江岸秋思【唐】杜荀鹤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江上送友人南游【唐】张乔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乡思【唐】薛涛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8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9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有关乡愁的古诗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初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答者:argent_1987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12-6 18:03--------------------------------------------------------------------------------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 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 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 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 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 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 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 “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 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 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 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 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 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 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 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 “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 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 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 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 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 6.关于思乡的名言,不要诗句关于思乡的名言,很难排除众多的诗句.请参看:●故土难离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唐·王建)●穷家难舍,热土难离 ●求人不如求己,他乡不如故乡●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汉·王粲)●饮水者怀其源(南北朝·庚信)●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南北朝·阴坚)●青山明月梦中看(唐·王昌龄)●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唐·赵嘏)●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宋·张咏)●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宋·刘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本山牛,只吃本山草●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宁恶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西游记)●他乡不似故乡亲(东周列国志)●月是故乡明 ●到处青山山有树,如何偏起故乡情(元·廖大奎)●人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最珍贵(柯尔克孜族)●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蒙古)●一个人绝不应忘记最初哺育自己的那块土地(苏联)●在异乡看到故乡的乌鸦也感到高兴(苏联)●喝到故乡水,想起故乡人(日本)●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唐·李白)●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唐·杜甫)●万里归心对月明(唐·卢轮)●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唐·灵澈)●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唐·柳宗元)●十年流水见归心(唐·罗隐)●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宋·柳永)●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赏归心生羽翼(宋·柳永)●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宋·秦观)●乐事渐随花共减,归心长与雁相先(金·元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南北朝·谢眺)●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唐·杜甫)●还家万里梦,为客无更愁(唐·张渭)●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临流多自美,况还故乡(南北朝·刘孝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攻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唐·元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战国·屈原)●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汉·应汤)●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三国·曹操)●树高万丈,落叶归根●天涯迁客,海外思归●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口音是语言的核心,它使语言具有情感的真实感(卢梭)●少小离家才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方言是籍贯的护照(日本)●乡音是一地的标志(日本)●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都德)。 7.表现乡愁的古诗要快D啊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终于可以给家乡捎封信了!诗人把全部的思乡之情都倾注在家书中.他写了又写,看了又看.觉得该说的全说了,才把信封上.但在行人要出发的时候,诗人还是禁不住又拆开封,再看看.生怕还有什么没说清楚.诗中的“欲”、“复”、“又”等字眼,恰当地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生动细致地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我们常说于细微。 8.关于乡愁的诗句,名言.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老乡见老乡眼泪汪汪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唐·王建)●穷家难舍,热土难离 ●求人不如求己,他乡不如故乡●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汉·王粲)●饮水者怀其源(南北朝·庚信)●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南北朝·阴坚)●青山明月梦中看(唐·王昌龄)●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方言是籍贯的护照(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