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诗人的雅称,诗仙是谁,诗圣是谁,诗魔是谁,诗佛是谁,诗鬼诗仙是李白 诗圣是杜甫 诗魔是白居易 诗佛是王维 诗鬼是李贺 诗豪是刘禹锡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2.骏马在古诗中有什么雅称马的代称和别名很多。如“飞黄”,就是马,如果在讲马的成语中用上“飞黄腾达”那肯定是不错的。 飞黄是传说中周穆王巡视天下所乘坐的八骏之一,但在《穆天子传》中,天子之骏却是以下八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和绿耳。明代徐渭《赠陈君》诗云:“王良御八骏,技绝物有神”,可见这八个名字都可以指代马。 秦始皇也有七匹名马,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奔电,五曰飞翮,六曰铜爵,七曰晨凫。这七个名字也是马的代称。 除了八骏还有九逸,那是汉文帝的马。据《西京杂记》:“汉文帝有良马九匹……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绝君,一名逸骠,一名紫燕骝,一名绿螭骢,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绝尘,号为九逸。”这九个名字也都代称马。 另外如三国名将吕布乘坐的“赤兔”,一说便知道指马;张飞的马名“玉追”;唐玄宗有马名“玉花骢”;宋仁宗有马名“玉逍遥”;唐魏王李继岌的爱马有“八百哥”“雪面娘”“衔蝉奴”等。苏轼笔下写到过“红妆照日光流渊,楼下玉螭吐清寒”(《韩干牧马图》);“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闻洮西捷报》),这“玉螭”“八尺龙”均指马。 马与人类关系密切,古代人生活中少不了马,因此爱马的人多。在十二生肖中,马的别称和代称也可说是最多的。 3.求答案 古诗和书屋雅称,如下图老学庵——陆游陋室——刘禹锡聊斋——蒲松龄北望斋——张恨水梦草斋——冰心四步斋——赵丽宏静虚村——贾平凹两首元曲虽然都是以“秋”为主题,并都由两幅画面构成,但都有各自的特点。 【天净沙·秋】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 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不失为一篇写秋杰作。而【天净沙·秋思 】则由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和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两幅画面构成。 用寥寥数笔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了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天净沙秋思。 4.“初唐四杰是哪四位诗人的雅称从唐高宗到武后初年,中国诗坛上出现了四颗熠熠生辉的新星——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世称“初唐四杰”。《旧唐书?杨炯传》有云:“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是唐诗史上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 唐太宗吾欢宫体诗,与的诗多为风花雪月之作,齐梁宫体诗色彩非常浓厚。 大臣上官仪亦秉承陈隋遗风,诗作风靡一时,致使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号“上官体”。在齐梁形式主义诗风在唐朝诗坛占据统治地位时,王勃首先挺身而出,反对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纷纷响应,并肩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并试图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改变齐梁时遗下的不正 诗风。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 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文《滕王阁序》。渡海省亲,溺水受惊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卢照邻:《长安古意》《五悲文》。 居太白山中,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县茨山下,买园筑坟,终因政治上的失意和病痛折磨,身投颍水而死。 骆宾王:《在狱咏蝉》《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讨武后檄文》)。檄文采用抑扬手法,很有战斗力和号召力。 传被声讨的武则天读此文亦大加赞赏。 杨炯:《从军行》。 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 。 5.诗文中儿童的雅称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 3、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借指幼年。 4、童龀——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 5、垂髫——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 髫,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 6、龆——儿童换牙。 龆年:童年。 7、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8、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9、周晬——指婴儿周岁。 10、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11、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2、孺子——儿童。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13、红颜——年轻人的红润容颜。代指少年。 14、黄口——十岁以下。 15、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扩展资料描写儿童的古诗: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白话译文: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趴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赏析: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 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古代儿童的生活: 稚子们在家庭里的嬉戏总散发着一种依恋的味道,不仅孩子们会主动“牵衣戏我前”,成人们也会禁不住“弄儿床前戏”。 当幼童们没能实现其愿望时,家庭生活中的游戏则会伴有小儿的哭闹与缠烦,如白居易“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韦庄的小女“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诗人们还在内容上记录了儿童的长篇大“玩”,如西晋左思在《娇女诗》中再现了小女纨素和惠芳的十八般嬉戏。唐朝李商隐《骄儿诗》和路德延《小儿诗》都从内容上给他们“散诞无尘虑,逍遥占地仙”的儿女留下了嬉戏的完整档案。 6.有关月亮雅称的诗句有哪些对月亮的美称显示了历代文人骚客的 一种高洁的情怀。 与这些雅称相关的咏月诗 句有很多,下面只摘录一些名家之作,以供 大家品赏:白兔:“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 甫)玉兔:“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 (贾 岛)金兔:“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 ”(卢 仝)蟾兔:“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古 诗十九首》)兔魄:“慈乌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 低。”(范椁)兔轮:“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 黑。” (元稹)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贾 岛)蟾宫:“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 香。 ”(李俊民)清蟾:“已饶瑞英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 圆。”(范成大)明蟾:“咏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 蟾。” (刘基)玉蟾:“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李 白)半蟾:“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李 白)桂月:“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桂宫:“白兔如嫌冷桂宫,走入杏花坛下 井。 ”(高启)桂轮:“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 央。”(方千)桂魄:“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 衣。” (王维)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张 正见)月魄:“日轮庄霜戈,月魄悬雕弓。” (尚 适)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 高。 ”(王昌龄)宝镜:“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 声。” (李朴)金镜:“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王沂 孙)玉镜:“冰含玉镜考寒在,粉傅仙闱月色 多。”(郑谷)水镜:“柔抵雪凝,圆灵水镜。” (谢庄)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 时。 ”(孙平仲)飞镜:“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玉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 盘。”(苏轼)玉环:“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 (白 居易)玉轮:“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骆 宾王)玉钩:‘媚蔽珠栊,玉窗。 ’(面) 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刘 孝绰)玉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 弓。” (李贺)玉鉴:“仰头看月见新鸿,形影双飞玉鉴 中。”(梅尧臣)冰鉴:“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元 稹)冰轮:“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朱 庆馀)'素娥:“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于风铃语夜 长。 ”(范成大)银钩:“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王 沂孙)琼钩:“琼钩半上,若木全低。” (庾信)碧华:“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李 贺)圆景:“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曹 植)这些诗句都是根据月亮在不同时间、不 同气候环境下出现的各种变幻,再加上自己的感觉写成的,给人一种竞相斗艳的感觉。 7.两首古诗各摘录一句组成对联雅称叫什么两首古诗各摘录一句组成对联雅称叫“集句联”。 集句联(jí jù lián)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集”在这里做“聚集”、“集合”解。 集句联的范围很广,可以集诗、集词、集骈文、集碑、集帖、集宗教经典,甚至连成语、白话、俗语,也可集。集句联的范围很广,但比较普遍的是诗词集联,如清代瑞方集李商隐、苏轼诗词题镇江焦山夕阳楼联: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南京莫愁湖联则是集韩愈、李白诗句而成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想衣裳花想容有人集白居易、王维诗句题于武则天庙: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