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人雅称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2.古代诗人的雅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人们崇敬诗人,虽没有桂冠之赠,却也有自己独特的赞誉方式,其中以诗人的佳作名句为“雅称”,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最早以诗得号的是唐代诗人郑谷和崔钰。郑谷有《鹧鸪》诗著名,崔钰以《咏鸳鸯》三章脍炙人口,于是一个被称作“郑鹧鸪”,一个被唤为“崔鸳鸯”。 晚唐还有赵嘏因“一声长笛人倚楼”一句出色,诗人杜牧号之“赵倚楼”;许棠以《洞庭》诗工,得名“许洞庭”。 宋代词最为兴盛。 词人张先当时颇负盛名。宋祁很欣赏他的词,前往拜访,先让家人传话说:“尚书想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在屏风后高声问:“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吗?”于是相见甚欢,他们所咏的都是对方的名句。 张先名句多,称号也多,《古今词话》载;有人问他,人家都叫你“张三中”,就是“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说:“为什么不叫我‘张三影’,呢?‘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窜押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这是我平生得意之句� 逼涫担�世人欣赏他的“影”字用的妙的,据《高斋诗话》载“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传来秋千影”三句,都传诵入口,因此称他“张三影”。 宋代以后,文人之间经常以诗句互相戏谑,以诗为号的佳话更多起来。梅尧臣曾在范仲淹宴席上赋《河豚鱼》诗:“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满座交口称赞,以为绝唱,遂称梅岩臣为“梅河豚”。贺铸也是因作《青玉案》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精工,得“贺梅子”一号。 明朝袁凯未仕时谒杨维桢,见几上有咏白燕诗,觉体物不工,杨不以为然。第二天袁凯呈上自作,有“月明汉水初天影,雪满梁园尚未归”之句。 杨阅后大加赞赏,连书数纸,一时袁凯被人誉称为“袁白燕”。 清代王渔洋的门生崔不雕,工诗画,渔洋最爱他“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一联,视为“崔黄叶”。 同年祁文友有诗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渔洋深爱之,戏称为“祁鱼虾”。 王渔洋谑人,自己也未免受谑。他的词中有“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之句,柔媚异常,最终得了个漂亮的雅号―――王桐花。 以诗作人名,见于古代诗话笔记中,多得不胜枚举。这显得特征鲜明而富于幽默感,同时这也不妨看作是中国古代社会给予优秀诗人作品的一种奖赏赞誉。 3.唐代诗人的雅称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诗瓢——温庭筠 4.诗人的诗人雅称★唐之诗祖——陈子昂。 元·方回称“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 ”★诗星——孟浩然。 清·陆风藻《小知录》“诗星,孟浩然也。”★诗佛——王维。 由于其虔诚信佛,在部分诗歌中宣扬佛教,赞美佛教的无声寂火而得名。★诗天子——王昌龄。 他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仙——李白。因其诗歌雄奇豪放而得名。 ★诗豪——刘禹锡。唐·白居易称“彭城刘梦得,诗豪也。” ★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诗魔——白居易。其作《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知其苦,非魔而何”。 ★诗瓢——唐求。★诗囚——孟郊。 元好问《放言》称“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诗鬼——李贺。 因其诗歌设想奇绝,瑰丽凄恻而得名。★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其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2]。 ★红艳诗人——朱淑真。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 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 5.唐代诗人的雅称诗杰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 他的诗颇有风骨,开朗壮阔,情真意切,感情充沛,标志着新旧的过度和要求革新的主张。虽保留排偶却不堆砌,虽讲究词藻华美,却不同于形式主张的作品。 诗骨 陈子昂,初唐著名诗人,自伯玉。陈子昂迪一个在理论上提倡汉魏“风骨”,强调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和刚健的风格。 他的诗高昂清峻,质朴钢劲,如击石穿。 诗佛 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 他早年在政治上倾向进步,历经叛乱后,返依佛教。观其一生,半官半隐,诗风追求清静,淡雅。 后期以“禅颂为事”。陶醉于自然,表现出浓厚的隐逸思想和佛教禅理,故称之为“诗佛”。 诗狂 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明快洒脱诙谐风趣。 他嗜酒放达,不拘礼法,晚年更是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因此后人称他“诗狂”。 诗仙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别号清廉居士。 李白的诗歌雄奇奔放,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中常有寻仙访道的思想惯于其中,飘逸如仙,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诗圣 杜甫,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的诗具有高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气势雄浑,沉郁顿挫。能深刻反映生活,有力的针砭时弊。 .。 6.古代有哪些诗词人有雅称和别称古代人物别名集录 成鸠(传说为太古天皇氏的别号) 戏皇(伏羲的别称。 戏,通“羲”) 苍牙(伏羲的别称) 春皇(传说中古帝庖牺的别名) 农帝(神农氏的别称) 连山氏(神农氏的别名) 烈山氏(传说中炎帝神农氏的别称) 朱襄(亦称“朱襄氏”。炎帝的别号) 仓圣(苍颉的尊称) 苍王(苍颉的别称) 皇颉(对苍颉的尊称) 巨唐(唐尧的美称) 山父(尧时隐士巢父的别称) 弃瓢翁(亦称“弃瓢叟”。 尧时隐士许由别称) 磬叔(磬的创造者无句氏的别称) 瞽瞍(舜父的别名) 大舜(对舜的尊称) 重华(虞舜的美称) 都君(舜的别称) 黄序(虞舜的别称。一说,指黄帝) 伯姜(舜臣子伯夷的别称) 大禹(对夏禹的美称) 神禹(夏禹的尊称) 伊公(商·伊尹的尊称) 伊生(商·伊尹的别称) 伊衡(商·伊尹的别称) 保衡 (商代伊尹的尊号,即阿衡) 西山饿夫(亦省称“西山夫”。 伯夷、叔齐的代称) 师尚父(齐太公吕望的尊称) 非熊(姜太公的代称) 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别名) 磻溪叟(周·吕尚的别称) 先圣先师(古代对周公、孔子等人的尊称) 张老(春秋·晋大夫张孟的别称) 鲍叔(鲍叔牙的别称) 桃花夫人(春秋时楚国息侯夫人息妫的别称) 柳士师(春秋·鲁·柳下惠的别称) 冀缺(亦作“缺”。郤缺的别名) 疵面(春秋·晋·赵孟的绰号) 玄元皇帝(亦称“玄元圣祖”。 老子的尊称) 圣祖(对老子的尊称) 青牛(老子的代称) 柱下(相传老子曾为柱下史,后以“柱下”为老子别称) 象帝(老子的别称) 盲左(春秋·鲁太史左丘明的别称) 夫子(孔门对孔子的尊称) 孔圣(亦称“孔圣人”。孔子的尊称) 圣尼(对孔子的尊称) 尼父(对孔子的尊称) 尼圣(对孔子的尊称( 至圣仙师(对孔子的尊称) 宣父(旧时对孔子的尊称) 盗丘(对孔丘的贬称) 通玄真人(唐代对文子的追号) 西河(孔子弟子子夏的代称) 夏南(春秋时陈大夫夏征舒的别名) 东王(春秋时周敬王的别称) 赤精子(相传为范蠡的别号) 鸱夷子皮(亦作“鸱夷子”。 春秋·越·范蠡之号) 陶朱公(亦称“陶朱翁”。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名) 西子(春秋时越国西施的别称) 西氏(西施的别称) 西村(西施的别称) 夷施(西施的别称) 修明(春秋时越国美女郑旦的别名) 卢医(春秋时名医扁鹊的别称) 西门(西门豹的代称) 吴子(对战国卫人吴起的敬称) 亚圣(孟子的专称) 孟叟(对孟子的尊称) 南华真人(亦称“南华老仙”。 庄周的别名) 企足(传说中古代庄蹻的别名) 食蚓仲(战国·齐人陈仲子的别称) 秦圣(对秦始皇的尊称) 隆准公(汉高祖刘邦的别称) 西楚霸王(秦末项羽的自号) 东陵(亦称“东陵侯”。秦·邵平的别称) 邵父(对秦人邵平的尊称) 娄公(娄敬的尊称) 冯公(汉·冯唐的尊称) 史谈(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别名) 颍川(汉将灌夫的代称) 窃桃儿(对汉·东方朔的戏称) 史迁(汉·司马迁的别称) 香尉(时人对汉·雍仲子的戏称) 颍川(汉·黄霸的代称) 杨执戟(汉·扬雄的别称) 邵父(对西汉·邵信臣的尊称) 仙尉(汉·梅福的美称) 矍铄翁(汉·马援的代称) 青牛道士(汉·方士封君达的别号) 白虎王(汉、魏、南北朝时对汉·荆州刺史王子香的敬称) 马牧(汉·马瑶的别号) 任圣童(汉·任延的别号) 后郑(东汉·郑玄的别称) 白地将军(三国·魏·夏侯渊的绰号) 阿瞒(三国·魏·曹操的小名) 虎痴(亦称“虎侯”。 三国·魏将许褚的别号) 关夫子(对三国·蜀·关羽的敬称) 关公(对三国·蜀·关羽的敬称) 武圣(旧时对关羽的尊称) 美髯公(三国·蜀·关羽的美称) 髯孙(三国·吴·孙权的别号) 伏鸾(三国·魏·邓艾的别名) 夜来(魏文帝爱妾薛灵芸的别名) 山公(晋·山涛的别称) 阿童(晋·王濬小字) 阿斗(三国·蜀·后主刘禅别称) 步兵(三国·魏·阮籍的别称) 杜武库(晋人对杜预的尊称) 江东步兵(东晋·张翰的别称) 张步兵(晋·张翰的别称) 齐奴(晋·石崇的小名) 白眼儿(晋·王衍对裴逸的鄙称) 苏何(西晋僧刘萨何的别称) 阿龙(晋·丞相王导的小名) 试守孝子(对晋·王绥的谑称) 林公(对晋僧支遁(字道林)的尊称) 林道人(晋·支遁的别称) 山阴(晋·王羲之的代称) 髯参军(晋·郗超的别名) 顾虎头(虎头,东晋画家顾恺别称) 鲜卑奴(晋明帝司马绍的外号) 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五柳先生(亦省作“五柳”。晋陶潜别名) 陶潜小儿(晋陶潜别名) 通子(晋·陶潜小儿的乳名) 颜子(南朝·宋·周续之的美称) 颜彪(南朝·宋·颜延之的绰号)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的尊称) 客儿(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小名) 佛狸(北魏·拓跋焘的别名) 李锥(北魏·李世哲的外号) 射鸱都将(北魏·拓跋干的美称) 笔公(北魏·古弼的绰号) 休上人(南朝·宋·僧惠休的别称) 刘石经(北魏·刘芳的美称) 卞田居(南齐·卞彬的别号) 东山(南朝·梁·何胤的别称) 阿堆(南朝·梁·任昉的小名) 柳郎(南朝·梁·柳恽的美称) 癞儿刺史(亦省作“癞儿”。 北魏·瀛州刺史崔暹的鄙称) 阿士(南朝·梁·刘孝绰的小名) 高斋学士(南朝。 7.春夏秋冬的诗句各四句,理想的诗句四句,月亮的诗句四句月亮的雅称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理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18、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1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2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2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23、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月亮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亮的称呼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