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桃李的诗句【紫薇花】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咏雪奉呈广平公-全宋诗-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惟有黄昏鸟雀悲。 感遇·其二 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召南·何彼禯矣》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兰花 杨万里 雪径偷开碧浅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2.关于桃李的古诗1.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王冕 2.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地限时。 刘禹锡 3.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黄庭坚 4.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 5.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苏轼 6. 枝间新绿于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 7.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8.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3.关于“桃李”的诗句有哪些1.《望人家桃李花》 唐代:贺知章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 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晚, 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岁不凋落, 还将桃李更相宜。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2.《小园桃李始花,偶以成咏》 唐代:王周 桃李栽成艳格新,数枝留得小园春。 半红半白无风雨,随分夭容解笑人。 3.《赋得桃李无言》 唐代:李商隐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 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 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 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 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 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 4.《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宋代:辛弃疾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 才晓便扶头。 5.《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宋代:葛立方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青门紫陌芳春。 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 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为谁一扫花林。 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 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 4.形容良师的诗句诗词名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鸣沙石室佚书》 6.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对联》 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 名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5.关于“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9、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光二月迎新绿,四季常青不老松。” ;“潇洒自然成族居,心中有节不全虚 。”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一句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 “竹” 具有刚强勇敢特点。请写出《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唐))。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