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赏析 唐诗里的中国江楼感旧 作者:唐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见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这就启逗读者,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对这个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荡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读到这里,我们才豁然开朗,体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友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2.《唐诗里的中国》里出现的诗句《唐诗里的中国》里出现的诗句 苏轼的(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 辛弃疾(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 李清照(绿肥红瘦。)(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李白(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 白居易(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 苏轼(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 《唐诗里的中国》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我爱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唐朝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寒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无畏,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荡气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消弥。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颇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在心中。 3.中国古代十大诗词作家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1.李白——中国人最为熟知的伟大诗人入选理由:人尽皆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泻千里,寄兴无端的盛唐气象,是文学史上不可复制与模仿的神话。 生平:(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 “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品: 《望庐山瀑布》,《临终歌》,《江上吟》,《蜀道难》 2.苏轼——始开词境的千古文豪入选理由:以诗为词的第一人,提高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词文章书画皆绝。 生平:(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3.杜甫——忧国忧民,一代诗史入选理由:其诗具有极高史学价值,亦有极高艺术价值。 生平:(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4.白居易——天长地久有时尽,诗名绵绵无绝期入选理由:新乐府运动倡导人,其注重写实的是个理论具有重要地位。 生平:(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5.辛弃疾——金戈铁马,一怀国恨入选理由:以文为词,为宋词发展带来巨大改革,“辛派词人”在南宋词坛影响巨大。生平:(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6.李煜——春花秋月,后主遗恨入选理由:王国维先生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生平:著名的有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被称为“千古词帝”。 7.纳兰性德——和泪泣血的真情人入选理由:爱情诗词包含真情,历来为人吟咏称颂。宋代之后,词史上的第一人。 生平: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大学士明珠长子。 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8.李清照——羞煞须眉的巾帼词客入选理由:女性词人中的佼佼者,其作品传诵千古,为人民熟知与喜爱。生平:李清照(1084.2.5—1155.4.10)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9.刘永——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入选理由:首开慢词体制,以俚俗语言入词,对宋词改革创新贡献巨大。“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生平:(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10.李商隐—— 朦胧浓丽,恍若仙境入选理由:爱情诗为其一绝,千百年来被传诵不休,后世“西昆体”等皆以李商隐为宗。生平:晚唐著名诗人。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以上不过我一家之言,主要考虑他们的知名度与对诗词发展的贡献,所列举皆为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像三曹父子,建安七子等其实也可入选,但因为十个名额实在太少,难以取舍。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4.《唐诗里的中国》中有哪些诗词,大家帮忙找出来,偶急求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风吹仙阕飘飘举,惊破霓裳羽衣舞 《兵车行》 曾经沧海难为水 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折戟沉沙铁未销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举酒还独倾 千里共婵娟 月是故乡明 床前明月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消愁愁更愁 千金散尽还复来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时征战几人回 柳咏--《雨霖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明朝散发弄扁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涉及的诗很多啊,应该还没找全。我就能想到这些了…… 5.推荐一本好书 《诗词里的中国故事》三百字说到这个话题,我想到一位与之有关的诗人,作品多达数千首,网上随便一搜铺天盖地都是,几乎首首经典,绝非粗制滥造。最近在读他的有关诗集,感觉其风格酷似李白的豪迈浪漫大气,而且也象李白一样以描写山川名胜为主,感觉此人将来的历史地位很可能是“共和国时期的李白之一”,虽然不一定是“唯一”,但绝对是“之一”。网上搜到的简介如下供参考: 李者也,豪放派爱国诗人、山水诗人,当代“古诗复兴运动”的致力者之一。“李者也”取自“之乎者也”的后二字,原名李华振,男,汉族,生于安徽、长于河南、学于湖北,曾工作于浙江、湖北、天津等地,数十年多变的人生阅历、豪迈的山河之旅、不息的求索笔耕,只为写作古诗而生。主要作品有古诗集《诗裔山河录》(收录所写3000首古诗)、“新边塞体”诗集《不许山河换界碑》(收录所写260首古诗)、励志诗集《既生我》(收录所写150首诗)、人生感悟诗集《今生且》(收录所写220首诗)、情感诗集《风不误桃》(收录所写200首诗)、归隐诗集《且趁》(收录所写200首诗)等。 6.诗词里的中国故事(小学版)读后感新婚别 【唐】杜甫 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