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继承前人的成语继往开来 jì wǎng kāi lái [释义] 继:继承;往:过去;来:未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语出] 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此先生之教;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有大功于斯世也。” [正音] 往;不能读作“wànɡ”。 [辨形] 继;不能写作“既”。 [近义] 承上启下 [反义] 空前绝后 [用法] 用在褒义。常常用在事业、学问方面。常跟“承前启后”搭配使用。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2.关于传承的诗句有哪些1. 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树后人凉。 2.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 相依为命苦亦甜,传世诗书光华中。 4. 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7.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8.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继承前人的成语不肖子孙 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出处:《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承前启后 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庵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承嬗离合 继承演变。 承先启后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庵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传龟袭紫 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出处:《后汉书·阴识传赞》:“恂恂苗胤,传龟袭紫。”李贤注:“公侯紫绶金印龟纽。” 传爵袭紫 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4.关于继承传统的诗歌死水》(作者/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韵脚)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韵脚)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韵脚)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韵脚)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韵脚)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韵脚)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韵脚)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韵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韵脚)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韵脚)。 5.关于“继承”的诗句有哪些《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品评:习古堂国学网有人鉴赏说,这首诗意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这种鉴赏是外行人看热闹,不知诗作者写诗的本意及思维方式方法,于继承唐诗优良传统于事无补,反而误导当代写诗者不能写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诗。 我从如何写诗的角度品评这首诗,揭示盛唐诗人如何写诗的,有助后人继承之。 6.关于继承的诗句1.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 【出处】汉·陆贾《新语·慎微》 【讲解】闺门:闺房的门,这里泛指屋门。垂:流传。意思是:在天下成就伟大功业的人, 要从在家里加强修养开始;在千年万代流传伟大名声的人,要从细小的事情认真做起。 2.枥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霄心。 【出处】明·张居正《慰刘生卧病苦吟》 【讲解】枥:养马的地方。意思是:拴在马厩里的骏马不忘日行千里之志,生病的鸿鹄 始终怀有展翅长空之心。 3.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出处】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 【讲解】持重:谨慎、稳重,不浮躁。务必要谨慎稳重,不要急于求得眼前的细小功利,不 要丢掉远大的理想抱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讲解】我希望天公重新抖擞精神, 打破常规,使各种人才降生出来。 表达了要求变革现实 的愿望。 4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 【讲解】大丈夫:泛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意思是:大丈夫宁做玉器被打碎, 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不愿苟全性命。 5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出处】宋·苏轼《晁错论》 【讲解】古时候能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有超出世人的才能,而且还有坚忍不拔的志气。 6 .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出处】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讲解】志:有志于,动词。学习如不立下远大的志向,那么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