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古诗词大全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2.流行歌词中的古诗词1.歌曲名称:人面桃花 相关古诗词: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演唱:邓丽君 2.歌曲名称:虞美人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虞美人》 演唱:邓丽君 3.歌曲名称:独上西楼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相见欢》 演唱:邓丽君 4.歌曲名称:胭脂泪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乌夜啼》 演唱:邓丽君 5.歌曲名称:人约黄昏后 相关古诗词:宋·朱淑真《生查子》 演唱:邓丽君 6.歌曲名称:但愿人长久 相关古诗词:宋·苏轼《水调歌头》 演唱:邓丽君(王菲翻唱过) 7.歌曲名称:月满西楼 相关古诗词:宋·李清照《一剪梅》 演唱:安雯 8.歌曲名称:满江红 相关古诗词:宋·岳飞《满江红》 演唱:罗文 9.歌曲名称:别亦难 相关古诗词:唐·李商隐《无题》 演唱:徐小凤 10.歌曲名称:相看泪眼 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 演唱:邓丽君 歌曲名称:雨霖铃 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 演唱:包美圣 歌曲名称:雨霖铃 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 演唱:娄晗 11. 歌曲名称:采莲曲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采莲曲》 演唱:蔡幸娟 12. 歌曲名称:床前明月光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静夜思》 演唱:梅艳芳 13.红楼梦歌曲系列 歌曲名称:引子 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引子》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枉凝眉 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枉凝眉》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分骨肉 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分骨肉》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聪明累 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聪明累》 演唱:王洁实 歌曲名称:秋窗风雨夕 相关古诗词:林黛玉《秋窗风雨夕》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葬花吟 相关古诗词:林黛玉《葬花吟》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题帕三绝 相关古诗词:林黛玉《题帕三绝》 演唱:陈力 歌曲名称:红豆曲 相关古诗词:贾宝玉《红豆曲》 演唱:王洁实 14. 歌曲名称:青青河边草 相关古诗词: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 演唱:高胜美 15. 歌曲名称:涛声依旧 相关古诗词:唐·张继《枫桥夜泊》 演唱:毛宁 16. 歌曲名称:烟花三月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杜牧《寄杨州韩绰判官》 演唱:吴涤清 17. 歌曲名称:新鸳鸯蝴蝶梦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 演唱:黄安 18. 歌曲名称:君莫攀 相关古诗词:敦煌曲子词《望江南》 演唱:黄安 19. 歌曲名称:黄鹤楼(古典版) 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 演唱:晏菲 歌曲名称:黄鹤楼(现代版) 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 演唱:晏菲 其他: 20.合唱 歌曲名称:送别 相关古诗词:近代·李叔同《送别》 演唱:青燕子演唱组 21.儿歌系列 歌曲名称:春晓 相关古诗词:唐·孟浩然《春晓》 演唱:段丽阳 歌曲名称:静夜思 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静夜思》 演唱:段丽阳 歌曲名称:春晓 相关古诗词:唐·孟浩然《春晓》 演唱:段丽阳 歌曲名称:悯农 相关古诗词:唐·李绅《悯农》 演唱:段丽阳 歌曲名称:相思 相关古诗词:唐·王维《相思》 演唱:段丽阳。 3.众字在古文中的应用,越多越好众 1.多。 《左传‧哀公十一年》:“鲁之群室众於齐之兵车。” 《墨子‧法仪》:“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道德众,人不知所由;法令众,人不知所辟。” 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集句:“忧患众兮欢乐鲜,一去可怜终不返。”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2.集中;增多。 《墨子‧尚贤上》:“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人,敬之誉之。” 《谷梁传‧庄公十年》:“﹝公﹞乃深其怨於齐,又退侵宋以众其敌。” 《荀子‧富国》:“然后众人徒,备官职,渐庆赏,严刑罚以戒其心。” 梁启雄释:“众人徒,谓招徕人徒人数众多。”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荀子主张‘省工贾,众农夫’,以为‘工商众则国贫’,加增农业生产者是国富的根本。” 3.广泛;普遍。 《荀子‧非相》:“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议论之卑尔。” 杨倞注:“闻见不广,议论不高。” 4.众人,群众。 《易‧晋》:“众允,悔亡。” 高亨注:“驭民者,帅师者,众人信之,则悔亡。”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杨伯峻注:“众:群众,众人。”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远僧有来,近众无阙。” 唐韩愈《送穷文》:“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人们把我加以特殊化,好像我与众不同。” 5.指诸事,万事。 《礼记‧仲尼燕居》:“政事失其施,加於身而错於前,凡众之动失其宜。” 孔颖达疏:“众,谓万事也。” 6.指百官;群臣。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郑玄注:“众谓群臣也。” 《后汉书‧仲长统传》:“然则寡者,为人上者也;众者,为人下者也。” 7.兵;军队。 《左传‧昭公元年》:“既聘,将以众逆,子产患之。” 杜预注:“以兵入逆妇。” 《管子‧轻重乙》:“谁能陷陈破众者赐之百金。” 《晋书‧刘聪载记》:“愿大王以重众守此,染(赵染)请轻骑袭之。”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 清叶廷琯《吹网录‧开赵埋铭》:“宝(李宝)命赵率其众傍海以行。” 8.指丁壮可为兵者。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昨按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9.汉代军赋编制的一种。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众,众十为同,同方百里。” 10.佛教称其教徒的人数。 《大乘义章》卷十:“所言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一,目之为众。” 《法华义疏‧序品》:“四人以上至万二千人以还悉名为众。” 11.量词。个。 《太平广记》卷一八九引唐胡璩《谭宾录》:“诸将决死而战,杀贼万馀众。” 《西游记》第十九回:“一行三众,辞别高老及众亲友投西而去。” 12.量词。群;行。 《老残游记》第八回:“﹝老者﹞将车子同驴安置南头,一众五人安置在炕上。” 13.量词。种。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千众音乐齐向亮,万般花木自芬芳。” 14.通“终”。既。表示并列关系。 《诗‧鄘风‧载驰》:“众稚且狂。” 王引之曰:“众当读为终,终犹既也。古字多借众为终。”见《经义述闻》卷五。 15.通“终”。始终;一直。 《仪礼‧士相见礼》:“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 洪颐煖注:“古文毋作无,今文众为终。” 16.通“终”。尽;完结。 汉王充《论衡‧答佞》:“举世为佞者,皆以祸众。” 黄晖校释:“众、终古通。” 17.连词。通“纵”。参见“众然”。 18.姓。 明有众心悦。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僻姓》。 --汉语大辞典 4.求一首与众不同的古诗词~~~~~~并附上相关的赏析~~~~~~速度~~~~~游子吟 年代:【唐】 作者:【孟郊】 体裁:【乐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 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5.20首古诗词陌上桑》 汉乐府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结白皙,髯髯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短歌行·其一》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竹里馆》唐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塞》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花非花》唐 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无题》唐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雁门太守行》唐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定风波》宋 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玉楼春》宋 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浪淘沙》南唐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一剪梅》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满江红》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浣溪沙》宋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