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润州听暮角》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作品赏析
【注释】:

  诗题一作《晚泊润州闻角》,与本题恰成补充,说明本诗是羁旅水途之作。

  这首绝句,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写得气势苍凉,意境高远,通俗凝炼,耐人寻味。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这里虽然是写耳闻目睹景象,但字里行间,都使人感到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影子。

  他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城头传来悠扬悲切的边地乐调。大凡羁途之士,虽非边地戍卒,总有异地思归之情。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感情是相通的。因而,一闻边地乐声,便立刻引起诗人的共鸣,勾起他思乡归里的绵绵情思。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边声的幽怨之长和江流的悠长,从形、声两个方面着笔,将抽象的心中的思归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而飞向了远方。乍看,象是实景的描写,但仔细品味,这不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吗?诗人家居洛阳,方向在润州的西北;而惊雁是向南,越飞越远。莫说归里,就是连借飞雁而通家书的指望也没有哇!“惊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谓不犯正位的写法。写雁的受惊远飞,实际上也兼含了诗人当时“不虞”的遭际。文宗时,诗人曾因事流放康州(治所在今广东德庆),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

  这首诗,写得意态自然,寓情于景。乍读,作品好象完全是按照事物的原貌来写的,细细体味,字字句句都见匠心。诗人选择了生活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物象,寥寥数笔,便描绘出给人印象极深的一幅画卷:江边的城市、浩渺的江水和惊飞的鸿雁,而画外则传来悲凉的画角声。在每一物象之中,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哀情和跳动着的脉情,情思含蓄,寄慨深远。

  (傅经顺)
创作背景
《润州听暮角》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社会状况和李涉的个人经历有关。唐朝自宪宗元和年间以来,藩镇割据,战乱频繁,水旱灾害不断,民生凋敝。李涉在唐文宗时曾因事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他的贬谪途中。诗题一作《晚泊润州闻角》,这表明这首诗是他在羁旅水途中的作品。润州当时的破败荒凉,与李涉个人的落魄困境相互映衬,为他创作这首诗提供了灵感和背景。
诗词关键字: 吹角 惊起
相关诗词
  • 1
    [唐]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
    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
    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
    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 2
    [唐]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夜色晨光相荡沃,积翠流霞满坑谷。
    龙泓彻底沙布金,鸟道插云梯甃玉。
    架险凌虚随指顾,榱桷玲珑皆固护。
    斡流倒景不可窥,万仞千崖生跬步。
    日华重重上金榜,丹楹碧砌真珠网。
    此时天海风浪清,吴楚万家皆在掌。
    琼楼菌阁纷明媚,曲槛回轩深且邃。
    海鸟夜上珊瑚枝,江花晓落琉璃地。
    有时倒影沈江底,万状分明光似洗。
    不知水上有楼台,却就波中看闭启。
    舟人忘却江水深,水
  • 3
    [唐]
    见君还此地,洒泪向江边。
    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
    荒城胡马迹,塞木戍人烟。
    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