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少学不为身,宿志固有在。
虽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
天初若相我,发迹造弘大。
岂敢负所付,捐躯欲投会。
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
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
子虽仅自免,鸡肋安足赖。
低回畏罪罟,黾俛敢言退。
若人疑或使,为子得微罪。
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耒。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抱负、遭遇和决心。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人生起伏、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执着。 首句“少学不为身,宿志固有在”展示了诗人从小就怀揣着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身,更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抱负。接下来“虽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表明了诗人虽有自信,但也将成败置之度外,显露出豁达的态度。 “天初若相我,发迹造弘大”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期待,希望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让他能有所作为,实现宏大的理想。“岂敢负所付,捐躯欲投会”则进一步展示了他的决心,愿意奉献一切,甚至生命,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然而,“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却表达了诗人遭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难和挫折,步履维艰。“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这句诗人表示自己虽然遭遇挫折,但已经无法挽回,只能接受现实。 “子虽仅自免,鸡肋安足赖”一句中,诗人以“鸡肋”比喻虽无大用但又有一定价值的事物,表达了自己虽然勉强逃脱困境,但并不能完全依赖这种微不足道的成功。 “低回畏罪罟,黾俛敢言退”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犹豫、畏惧,但最终还是选择勇敢面对,不退缩。“若人疑或使,为子得微罪”则表达了诗人因受到他人的怀疑或指责而感到内疚和不安。 最后“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耒”,诗人以“归去来”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共同实现心中的理想。同时,“东坡耒”则暗示着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波折,以及诗人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敢。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使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不屈精神。
诗词关键字: 宿志 畏罪 捐躯
相关诗词
  • 1
    [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
  • 2
    [汉]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已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 3
    [宋]
    只闻子声,不见子形,忒煞分明。
    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可煞现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