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众妙堂?广州何道士?》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
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
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意境的诗歌。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哲思,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探寻真理的道人形象,表达了对于自然规律、人生真谛的理解和追求。 诗歌开篇“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以“湛然无观”形容古真人的超然境界,而“我独观此众妙门”则展示了诗人对于探寻万物奥秘的热情和决心。这里也体现了诗人独立的思考精神和求知的勇气。 接着,“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诗人借用“物芸芸”形容世间万物的纷繁复杂,而“各归根”则表达了万物都有其本源和规律的思想。而“众中得一道乃存”则进一步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只有掌握了万物的规律,才能真正存在和发展。 然后,“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诗人通过描绘道人的晨起趺坐,展现了道人超脱世俗、静心修行的生活状态。而“一醉扶桑暾”则进一步突出了道人的超脱和放达,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这两句则运用了生动的意象,以玻璃盆倒射的余光,描绘了清新温暖的环境,也象征着道人内心的明净和温暖。 最后,“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诗人以“欲收月魄餐日魂”的意象,表达了道人对于自然力量的向往和掌控,而“我自日月谁使吞”则进一步突出了道人的独立和自主,不受任何外界力量的束缚。 整首诗歌以道人形象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人生真谛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诗词关键字: 趺坐 归根 扶桑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少年射策罢。
    擢第云台中。
    已轻淄水耋。
    复笑广州翁。
    麟阁伫雠校。
    虎观迟才通。
    方见雕篆合。
    谁与畋渔同。
    待尔金闺北。
    予艺青门东。
  • 2
    [明]
    天涯历尽尚遐征,百粤风烟不计程。
    涉险始知尘海阔,道穷转见死生轻。
    暂依水月光明住,偶向琉璃宝地行。
    到岸舟航今已弃,上方钟鼓为谁鸣?
  • 3
    [唐]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