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独坐》
往来都是由天造,妙处何须更我为。 但向物初看老子,恍然身外有婴儿。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句“往来都是由天造”直接赞美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仿佛一切都是上天精心设计的,没有一丝瑕疵。第二句“妙处何须更我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认为自然的妙处无需他人来描绘,自己已经深深感受到了。
接下来的两句“但向物初看老子,恍然身外有婴儿”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悟。诗人认为,只有当我们回归自然,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伟大。这里的“老子”和“婴儿”都是对自然之美的比喻,老子象征着深沉、古老,而婴儿则象征着纯真、无邪。诗人通过这两个比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
创作背景
**《南轩独坐》是宋代诗人余芑舒创作的一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南轩独自坐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描绘周围的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独自在南轩静坐时,感受到了周围的宁静和美好,从而引发了内心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有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诗词
-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然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
南轩面对芙蓉浦。
宜风宜月还宜雨。
红少绿多时。
帘前光景奇。
绳床乌木几。
尽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
与花为主人。
-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轩。
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
悠然此时心,默默谁与言。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
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
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
呼童策藜杖,蹑露开中园。
撷彼杞与菊,归烹助盘飧。
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
还归酌美酒,兴罢复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