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岁寒山》

岁寒老石尚干霄,松柏摧残只艾萧。
岣嵝字昏烟漠漠,空同人去夜寥寥。
凉蝉高挂千寻壁,断涧闲浮五石瓢。
不信渠侬呼不醒,倘逢归鹤试招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描写岁寒时节的石头、松柏、山川、蝉鸣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联“岁寒老石尚干霄,松柏摧残只艾萧”,诗人通过描绘岁寒时节的石头,赞叹其坚韧不拔,高耸入云,又通过松柏的摧残,暗示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颔联“岣嵝字昏烟漠漠,空同人去夜寥寥”,诗人描绘了山川的景象,字迹模糊,人去楼空,夜色寂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慨。颈联“凉蝉高挂千寻壁,断涧闲浮五石瓢”,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蝉鸣和涧水的声音,给人以清幽之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尾联“不信渠侬呼不醒,倘逢归鹤试招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认为生命是永恒的,即使死亡也无法阻止生命的延续,如果遇到归鹤,或许可以唤醒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岁寒山》是宋朝诗人余芑舒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自然环境的启示**:诗人在观察岁寒山时,感受到了自然的韵味和美感,这可能引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岁寒山在冷寒的季节中表现出的坚毅和顽强,可能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2. **社会背景的映射**:宋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可能通过描绘岁寒山的坚韧不屈,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人生的态度。 3. **个人经历的映射**:诗人余芑舒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可能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可能通过描绘岁寒山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这些都是推测性的背景,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深入研究诗人的生平、作品和相关历史文献才能更准确地了解。
诗词关键字: 松柏 摧残 同人
相关诗词
  • 1
    [唐]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
  • 2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3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