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 风疏远磬秋开讲,水响寒车夜救田。 蓝绶有香花菡萏,竹窗无寐月婵娟。 自惭政术贻枯旱,忍卧松阴漱石泉。 |
| 这首诗《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是一首描绘诗人归家后的生活和思考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句“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诗人从祭庙归来,略问禅理,走在长满藓苔的墙边,走过莎草覆盖的小径,来到了碧山之前。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归家的过程,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探索。 “风疏远磬秋开讲,水响寒车夜救田”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傍晚,微风轻拂,远处的磬声响起,仿佛在讲述着什么;夜幕降临,水声潺潺,仿佛在提醒人们要及时耕种。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周围环境的宁静和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思考。 “蓝绶有香花菡萏,竹窗无寐月婵娟”两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幽静,蓝绶带象征着官员的荣誉和责任,荷花象征着高洁和清雅,竹窗下诗人无法入睡,月光如水,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自惭政术贻枯旱,忍卧松阴漱石泉”,诗人自惭自己的政治措施不得当,导致百姓受苦,但他选择忍受痛苦,在松树和石泉之间寻求安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决心,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诗人在面对自己的不足时,选择了面对和接受,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欣赏和感激。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