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中元夜宿余杭仙泉寺留题》

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
风疏远磬秋开讲,水响寒车夜救田。
蓝绶有香花菡萏,竹窗无寐月婵娟。
自惭政术贻枯旱,忍卧松阴漱石泉。
作品赏析
这首诗《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是一首描绘诗人归家后的生活和思考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句“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诗人从祭庙归来,略问禅理,走在长满藓苔的墙边,走过莎草覆盖的小径,来到了碧山之前。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归家的过程,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探索。 “风疏远磬秋开讲,水响寒车夜救田”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傍晚,微风轻拂,远处的磬声响起,仿佛在讲述着什么;夜幕降临,水声潺潺,仿佛在提醒人们要及时耕种。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周围环境的宁静和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思考。 “蓝绶有香花菡萏,竹窗无寐月婵娟”两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幽静,蓝绶带象征着官员的荣誉和责任,荷花象征着高洁和清雅,竹窗下诗人无法入睡,月光如水,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自惭政术贻枯旱,忍卧松阴漱石泉”,诗人自惭自己的政治措施不得当,导致百姓受苦,但他选择忍受痛苦,在松树和石泉之间寻求安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决心,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诗人在面对自己的不足时,选择了面对和接受,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欣赏和感激。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菡萏 自惭 开讲
相关诗词
  • 1
    [元]
    千匝迷绳不自由。
    区区分外苦追求。
    心中元本无烦恼,闹处先争要出头。
    增我相,替人愁。
    功名未了鬓先秋。
    莫防风激游丝断,撒手归空万事
  • 2
    [元]
    山侗昔日,忒*暮故。
    肯替儿孙死去。
    正受艰难,忽尔风仙救度。
    提出迷津海,到长生、彼岸回顾。
    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
    或问乡中顾。
    方知得,在前时事错,养家冤苦。
    或问乡中俗里,先号*,而后恣意歌舞。
    乐道声音笑貌,有似愚鲁。
    此者傍人怎晓,我咱知、就中元素。
    神光灿,处无为玄妙,出自师父。
  • 3
    [宋]
    世不乏季子,藉甚有休声。
    芝兰挺秀庭砌,广厦万间新。
    胸次金天爽豁,风骨玉堂清彻,才器更轮囷。
    劲节九秋干,和气万家春。
    过中元,才两日,是生辰。
    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颂殷勤。
    自有阴功天佑,合享人间长寿,不独我知君。
    从此见今日,丹桂伴灵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