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蝶恋花·长羡东林山下路》

长羡东林山下路。
万叠云山,流水从倾注。
两两三三飞白鹭。
不须更觅神仙处。
夜久望湖桥上语。
欸乃渔歌,深入荷花去。
修竹满山梅十亩。
烦君为我成幽趣。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东林山下道路、云山、白鹭、湖水、渔歌、修竹、梅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长羡东林山下路”点明诗人对东林山的向往和愿望。接着,“万叠云山,流水从倾注”描绘了山间的云山叠嶂、溪水奔流的景象,为整个山水的画卷增加了动感和活力。“两两三三飞白鹭”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小鸟白鹭自由飞翔的情景,增添了诗的情趣。 “不须更觅神仙处”表明诗人对山间的自然美景已经心生向往,不需要再去寻找什么神仙境界了。接下来,“夜久望湖桥上语。欸乃渔歌,深入荷花去”描绘了夜晚湖边的景象,诗人望湖桥上倾听着夜深人静时渔民唱出的渔歌,深入荷花深处,表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最后,“修竹满山梅十亩”再次描绘了山间修竹茂密、梅园飘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田园的喜爱和向往之情。“烦君为我成幽趣”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为他完成这幽静的山水之趣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哲学。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创作背景
《蝶恋花·长羡东林山下路》是宋代文人倪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浮沉的感慨。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士人阶层崛起的时代,许多文人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向往着山林隐逸的生活。这种社会背景为倪偁创作这首词提供了思想基础。 2. 个人经历:倪偁本人在仕途上颇为坎坷,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这样的个人经历让他对仕途产生了厌倦,从而更加向往宁静的隐逸生活。 3. 文学创作背景:宋代词坛繁荣,许多词人善于通过词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倪偁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文学创作的背景。 综上所述,《蝶恋花·长羡东林山下路》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背景等方面。
诗词关键字: 幽趣 渔歌 修竹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2
    [宋]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 3
    [宋]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