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
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从结构上看,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对山川美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感慨。 首句“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描绘出一座新近建造的亭台,独立高耸在清幽的川流之上。这里的“丹槛”和“孤高”为亭台的特色做了形象的描绘,“结构”和“冠”则展示了亭台刚建造完毕后的状态,给人一种新鲜、壮丽的感觉。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亭台所处的环境,庭院正面对着深谷中的树木,屋檐边落下山上的清泉。这种景色既有动态的清泉,又有静态的树木,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接下来的“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两句,则描绘了晨昏变化中的景色。早晨,亭台附近还挂着残月,夜晚亭台能听到各种声音,包括琴瑟等弦乐的声音。这两句把时间的变化和自然的声音都融入了景色之中,给人一种生动、真实的感受。 最后两句“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是诗人的感慨。青春如同流逝的江水,而康乐之士如谢康乐(即谢灵运)归来却已不知何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康乐之士的羡慕,以及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描绘细致,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创作背景
朱景玄的《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一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吕食新水阁可能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场所,也可能是诗人虚构的一个景象,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题中提到的“寄南商州郎中”,表明这首诗可能还与诗人与南商州郎中的交往或情感纠葛有关。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诗歌的内容和时代背景等因素来进行深入分析。
诗词关键字: 清川 残月 结构
相关诗词
  • 1
    [宋]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
    和莺吹折数枝花。
  • 2
    [清]
    重关已过数峰西,绕尽羊肠踏尽梯。
    满耳水声千涧曲,四围山色一城低。
  • 3
    [唐]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