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南望春》
灵岳多异状,巉巉出虚空。 闲云恋岩壑,起灭苍翠中。 皓气澄野水,神光秘琼宫。 鹤巢前林雪,瀑落满涧风。 春尽花未发,川回路难穷。 何因著山屐,鹿迹寻羊公。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灵岳山秀美奇特的景象。首先,诗中描绘了山势险峻,仿佛从虚空中拔地而起,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云雾缭绕的景象,云雾在山间起灭,使山色更显苍翠。空气中弥漫着洁白的气息,澄澈的溪水在阳光下闪耀,神秘而又美丽。
鹤巢、瀑布、春花未发等细节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鹿迹在山间小径上留下痕迹,使人仿佛能感受到山中清幽的气息。最后,诗人以寻访古迹的愿望收尾,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灵岳山的秀美和神秘。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
创作背景
《华山南望春》是唐朝诗人朱景玄的作品,其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对自然景色、人生感慨等方面的表达。具体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在游览华山时,被南方的春色所吸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 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在观赏美景的同时,可能联想到人生的起伏波折,借景抒怀,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只能通过诗歌本身进行推测和解读。
相关诗词
-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
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