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槠亭》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对景抒怀的诗,主要围绕对四季的景色的感悟和自我评价展开。诗中描绘了一幅连檐双树,冬夏翠绿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无畏无惧的精神。
首句“连檐对双树”,描绘了连檐双树的美景,檐与树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这种景象在四季中都有可能出现,但在不同的季节中,这种景象所展现出的韵味也不尽相同。
“冬翠夏无尘”,描述了这种景象在冬季和夏季的表现。在冬季,由于树木已经经历了冬季的严寒,其颜色仍然保持翠绿,展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而在夏季,由于连檐下的阴凉,人们在这里不会感到炎热,也不会受到尘埃的侵扰。
接下来,“未肯惭桃李,成阴不待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态度和评价。这里用了“桃李”的比喻,暗示了桃李需要经过春天的生长才能成荫,而这种景象则不需要等待春天的到来就能展现出它的美丽。因此,这种景象展现了一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会因为桃李的成荫而感到惭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连檐双树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无畏无惧的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自我评价,即不要等待机会和条件,而是要主动把握机会,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表达。
|
创作背景
朱景玄的《双槠亭》是一首描绘双槠树的诗,创作背景可能源于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双槠树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树叶茂盛,能够给人们带来清凉和阴凉。诗人通过对双槠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此外,诗歌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体现了唐代文学崇尚自然、追求清新的风格。
相关诗词
-
小泊古兰若,双槠发旧柯。
山光浮夜气,柳色媚春波。
僧类胡孙瘦,农师盗伯多。
野人时间我,新守政如何。
-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