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洛阳观音院牡丹》
微动风枝生丽态,半开檀口露浓香。 秦时避世宫娥老,旧日颜容旧日妆。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女的形象,通过描绘她的外貌和气质,表达了诗人对她的赞美和欣赏。
首句“微动风枝生丽态”,诗人以微风吹拂的树枝比喻女子轻盈优美的姿态,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身姿和气质。第二句“半开檀口露浓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容貌,通过描述女子微张的嘴唇露出浓郁的香气,表现了女子的美丽和魅力。这两句诗将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句“秦时避世宫娥老”,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女子的年龄和经历。这句诗暗示了女子曾经是秦朝宫廷中的宫女,现在已经年老色衰。然而,即使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也无法掩盖她曾经的美丽和气质。这句诗为下句“旧日颜容旧日妆”做了铺垫,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美丽和气质是永恒的。
最后一句“旧日颜容旧日妆”,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女子美丽和气质的赞美和欣赏。这句诗不仅强调了女子的美丽和气质是永恒的,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法改变的美丽和气质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美女的形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欣赏。通过诗句中的比喻、描写和总结,诗歌的情感表达强烈而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
创作背景
《题洛阳观音院牡丹》是宋代诗人李建中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洛阳观音院的牡丹花有关。洛阳观音院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寺庙,院内种植有大量牡丹花,每年花开时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李建中在游览观音院时,被院内的牡丹花所吸引,感叹其美丽,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通过诗歌,李建中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繁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歌借助牡丹这一象征,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诗词
-
方丈屋损,寝处不得。
常住乏粮,著众不得。
旧逋积如海,无钱还不得。
大道在目前,有口说不得。
若人透此四重关,堪与诸方为轨则。
赵州亲见老南泉,观音院里有弥勒。
-
无姓无名逼夜来,院僧根问苦相猜。
携灯笑指屏间竹,记得当年手自栽。
-
花谱名将第一论,洛中最是此花繁。
不当更道木芍药,枝上恐伤妃子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