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五首》
学者疑心尚未休,饱柴饱水坐牛头。 子期不用黄金铸,末世知音有赵州。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者对于某事的疑惑不解,以及对于知音的渴望。
“学者疑心尚未休,饱柴饱水坐牛头。”这两句诗描绘了学者们疑虑重重,如同被困在柴火和冷水中,坐立不安,不知所措。他们对于某事的疑惑不解,就像牛头上的困境,无法解脱。
“子期不用黄金铸,末世知音有赵州。”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知音的渴望。作者认为,即使在末世,也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就像赵州桥上的老僧一样。作者希望自己也能遇到这样的知音,不需要用黄金来表达感激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学者们的疑惑和渴望知音的心情,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理解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人类精神的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诗,值得一读。
|
创作背景
《颂古四十五首》是宋代诗僧释如珙创作的一组古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佛教教义、僧侣生活以及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有关。释如珙作为一位佛教僧侣,在修行过程中,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佛法、自然、人生等方面的感悟。这些诗歌既体现了佛教的思想精髓,也展现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与心境。
在宋代,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僧侣们的文学修养也普遍较高。因此,释如珙的《颂古四十五首》也可以看作是宋代佛教文学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僧侣们的文学创作水平和思想境界。
总之,《颂古四十五首》是释如珙在修行过程中,结合个人感悟与佛教教义所创作的诗歌,旨在表达他对佛法、自然、人生等方面的理解与体悟。
相关诗词
-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