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觅丹砂到海滨,空山废井已生尘。 不将一滴苏焦槁,神艾虚传解活人。 |
| 这首诗的题目是《为觅丹砂到海滨,空山废井已生尘》。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述作者寻找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被认为具有药效)的过程,以及他对这种矿物开采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关注。 首句“为觅丹砂到海滨”,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寻找丹砂的目的。这句诗描绘了作者为了寻找丹砂,跋山涉水,来到海边,体现了作者对丹砂的执着追求。 “空山废井已生尘”描绘了作者到达海滨后看到的景象,空旷的山谷中废弃的井已经长满了灰尘。这句诗暗示了过度开采丹砂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不将一滴苏焦槁”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度开采丹砂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担忧。这句话意味着如果过度开采丹砂,可能会使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更加荒芜,甚至导致人们的生存问题。 最后,“神艾虚传解活人”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丹砂药效的真实性的质疑。这句诗暗示了丹砂虽然具有药效,但并非万能,过度依赖丹砂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寻找丹砂的过程以及过度开采丹砂可能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表达了作者对资源过度开采的担忧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值得人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