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五首》
荒院天寒烧木佛,一堆红燄对枯床。 浑身终夜烘烘暖,罪过难教院主当。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题为“木佛”,但在其中体现了一种风趣而活泼的人情风味,表现了一种既平常又朴素的人间温情,它犹如一首轻松活泼的民间小曲,显得格外清新。
“荒院天寒烧木佛”,木佛指的是木质佛像,常指木雕佛像或木质佛像,此类佛像并不多见,而在荒冷的庙宇中供奉,却显得有些荒凉。此句首先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天寒地冻的时节,一座荒废的庙宇中,炉火熊熊,一位老者正围着火炉取暖。
“一堆红燄对枯床”,红燄即红色的火焰,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老者围着火炉取暖的情景。在荒冷的庙宇中,一堆红色的火焰照在一张破旧的床上,给这个寂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暖意。
“浑身终夜烘烘暖”,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老者围着火炉取暖的感受。虽然身体冷得发抖,但围着火炉之后,身体感到温暖无比,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老者的心理状态。
“罪过难教院主当”,这句诗则透露出一种朴素的人情风味。虽然老者独自取暖,却并没有打扰到别人,他知道这是自己的罪过,但这种罪过却无法让庙主承担。这种淳朴、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情味和人性的温暖。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老者围火取暖的情景,还通过朴素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一种真实的人间温情和淳朴的人情风味。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火焰不仅给老者带来了温暖,也给荒凉的庙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
|
创作背景
《颂古四十五首》是宋代诗僧释如珙创作的一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佛教文化和中国古代的诗歌传统有关。释如珙作为一位僧侣,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佛教的教义和思想,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对佛法、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颂古四十五首》这个组诗,主要是通过颂扬古代佛教高僧的德行和教义,来传达佛教的思想和精神,同时也展现了释如珙本人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此外,中国古代的诗歌传统也对释如珙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和表现手法都具有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
相关诗词
-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