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首》
            
            
            
夹峤当年错用心,贪他香饵被他擒。 点头三下无言说,水阔山遥恨转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夹峤”为引子,借古喻今,表达了对贪欲的批判和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
首先,诗的开头“夹峤当年错用心,贪他香饵被他擒。”直接点出主题,夹峤是唐朝时的一个历史人物,以自己的香饵(在这里可能指自己的魅力或者诱惑力)吸引他人而遭致失败。诗人在此批评人们不该错误地利用自己的吸引力去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其次,“点头三下无言说,水阔山遥恨转深。”诗人进一步用寓言的手法描绘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的无尽。这里,夹峤仿佛是被贪婪控制的木偶,它无声的向人点头(暗示被引诱并失去自我),象征着人性的软弱和易受诱惑。同时,“水阔山遥恨转深”表达了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对贪婪者的讽刺,广阔无边的山水将他们分离,深感遗憾和痛苦。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寓言和深入人心的主题,引发了对人性、贪婪、欲望等问题的思考。它告诫人们不要错用心,不要被贪欲所控制,否则只会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同时,它也唤起了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对人性的反思。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值得人们深思。
 | 
             
创作背景
  
 《颂古五首》是宋代诗僧释如琰创作的一组古诗。这五首诗主要是以佛教教义和僧侣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个人的修行体验、对佛教经典的理解,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悟等。
释如琰作为一位僧侣,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通过对自然、人生等现象的描绘,传达出佛教的哲理和教义。因此,《颂古五首》的创作背景也可能与佛教文化、僧侣修行生活等相关。
总之,对于《颂古五首》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作者的经历、思想以及佛教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关诗词
                
 
 -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