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元夕》

何处元霄好,迎銮册府西。
箫声云外起,扇影日边低。
秘禁威容肃,名流步武齐。
舜瞳回左顾,真欲过金闺。
何处元霄邓,只林宴坐僧。
戒圆三五夜,心耀百千灯。
茅舍门常掩,绳床几谩凭。
世间娱乐事,一念不曾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宫廷元宵节景象的诗,表达了对朝廷与皇宫中威严而又富丽的情景的向往,和对世外生活的淡定、平和之情的向往。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何处元霄好,迎銮册府西。”这一句诗点出了诗的主题,描绘了宫廷元宵节的盛况。 “迎銮”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皇帝驾临的期待和兴奋。“册府”在此处象征着皇宫的庄严和威严。 “箫声云外起,扇影日边低。”这两句诗描绘了宫廷元宵节的热闹景象,箫声从云外传来,扇影在日光下摇曳,生动地描绘出宫廷元宵节的独特气氛。 “秘禁威容肃,名流步武齐。”这一句是对皇宫内部景象的描绘,表现出皇宫的威严和庄重。“名流步武齐”一句则表现出朝廷中众多名流在皇宫中的恭敬步伐,暗示出宫廷中权威和秩序的重要性。 “舜瞳回左顾,真欲过金闺。”诗人借用舜的眼睛来形容皇帝的睿智和慈悲,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何处元霄好,只林宴坐僧。”这一句描绘了另一种生活,即世外的生活。诗人描绘了一个静谧、平和的僧人生活,戒圆三五夜,百千灯照耀心耀,表现出对世外生活的向往。 “世间娱乐事,一念不曾兴。”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娱乐事的淡然态度,一念不曾兴,表明诗人对世间的繁华和喧嚣并不热衷,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元宵节的景象和世外僧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权威、秩序、平和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和对世外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吕希纯的《元夕》创作于宋代,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以及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表达。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确切了解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如果您对这首诗感兴趣,可以尝试从诗歌的主题、意象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内涵。
诗词关键字: 茅舍 箫声 名流
相关诗词
  • 1
    [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2
    [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3
    [宋]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