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兄》

江南江北来,昨夜同枝宿。
平明一声起,回顾已极目。
作品赏析
这首诗非常简洁明快,用笔细腻,画面生动。从诗题《鸟》来看,这是一首描述鸟儿迁徙和生活的诗歌。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江南江北来”:这句诗描绘了鸟儿迁徙的场景,从江南飞到江北。这句诗表达了鸟儿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无论在何处,它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2. “昨夜同枝宿”:这句诗描绘了鸟儿在迁徙过程中,选择同一片树枝过夜的情景。这表现出鸟儿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团结,也体现了它们对栖息地的执着和珍惜。 3. “平明一声起”:这句诗描绘了黎明时分,鸟儿开始新的一天。它们在黎明的微光中振翅高飞,预示着新的旅程和挑战。 4. “回顾已极目”:这句诗描绘了鸟儿在飞行的过程中回头看,目光远望的情景。这表现出鸟儿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也体现了它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鸟儿的迁徙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寓言了人类自身的迁徙和生活,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放眼未来,勇往直前。
创作背景
《寄兄》是宋朝诗人吕希纯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家庭情感有关。吕希纯曾因反对新法而被贬职,离乡背井。他在异乡生活中深感孤独和思乡之情,同时更加怀念与兄长一同度过的时光。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兄长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诗词关键字: 极目 回顾
相关诗词
  • 1
    [明]
    东风无便寄云笺,西望关河思惘然。
    白发相催年半百,清颜一别路三千。
    杏花门巷听春雨,杨柳楼台倚暮烟。
    征雁已还巢燕至,归期何事又空传。
    陈景祺有罾字韵诗,陶南村诸公共和。
    陈诗云:“雨收郊外禾千顷,潮落矶头水半罾。
    ”南村云:“松顶云开晴放鹤,溪头潮落晚移罾。
    ”嘉言云:“庭前洗竹闲留锸,池上鱼钩不用罾。
    ”弟裕云:“黄犊远归秋雨笠,白鱼初上晚潮罾。
    ”诗卷藏俞彦直家。
  • 2
    [唐]
    废刈镜湖田,上书紫阁前。
    愁人久委地,诗道未闻天。
    不是烧金手,徒抛钓月船。
    多惭兄弟意,不敢问林泉。
  • 3
    [宋]
    雷阳路迢递,回首亦关心。
    重别因轻诺,远行多近吟。
    客怀秋色早,归梦岭云深。
    莫以书无益,人来惜万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