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乡守张秘阁》
秋气高寒公始生,禀姿多得圣之清。 官箴未许冰为洁,心事真堪月比明。 久合紫囊还于世,却令皂盖历三城。 凭谁尽纪前张政,只听村谣里唱声。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赞松树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借赞颂松树之高洁,来表达自己清廉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首联“秋气高寒公始生,禀姿多得圣之清”,直接点明松树生之不易,且生来就具有圣人般的清高气质。颔联“官箴未许冰为洁,心事真堪月比明”,进一步赞美松树的高洁,不随波逐流,心事浩然。“官箴”并非官员的劝诫,而是说御史耿介,品性高洁。“未许冰为洁”之中含有对自己的感慨与劝诫。作者廉洁奉公,磊落有素,不愿同流合污。他高尚的心事堪与皓月争明。颈联“久合紫囊还于世,却令皂盖历三城”,则表现出诗人深明世故、不愧朝廷的高尚品质。诗人认为自己本应回到朝廷,却因为宦官当道,自己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所以只能离开朝廷。尾联“凭谁尽纪前张政,只听村谣里唱声”,诗人借赞颂前朝贤臣张政,表达自己愿为百姓做实事、不慕名利的品质。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自己高尚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在赞美中流露出诗人对朝政的无奈和苦闷,对贤能之人的追思和对世风日下的愤慨。诗人对朝政的忧虑和深沉的思考贯穿全诗,使这首诗成为一首佳作。
|
创作背景
《寿乡守张秘阁》是宋代文人方大琮创作的一首诗歌。为了准确地解读该诗歌,首先需要了解其创作背景。
在宋代,诗歌创作常常与文人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及官场经历紧密相连。方大琮作为宋代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也可能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而《寿乡守张秘阁》从题目上来看,很可能是为了庆祝或祝愿一位名为张秘阁的乡守的寿辰或某种荣誉而创作的。
另外,宋代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也有婉约含蓄的。方大琮的诗歌风格可能也会影响到《寿乡守张秘阁》的创作。
综上所述,要了解《寿乡守张秘阁》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与方大琮、张秘阁以及宋代社会文化相关的历史资料。
相关诗词
-
何生我苍苍,何育我黄黄。
草木无知识,幸君同三光。
始自受姓名,葳蕤立衣裳。
山河既分丽,齐首乳青阳。
甘辛各有荣,好丑不相防。
常忧刀斧劫,窃慕仁寿乡。
愿天雨无暴,愿地风无狂。
雨足因衰惫,风多因夭伤。
在山不为桂,徒辱君高冈。
在水不为莲,徒占君深塘。
勿轻培塿阜,或有奇栋梁。
勿轻蒙胧泽,或有奇馨香。
涓毫可粗差,朝菌寿为长。
拥肿若无取,大椿命为伤。
婆娑不材生,苒苒向秋荒。
幸遭薰风日,有得皆簸扬。
所愧雨露恩,愿效幽微芳。
希君频采择,勿使枯雪霜。
-
宁武堂中白日长,公庭讼息炷炉香。
禅床不作蛾眉梦,一枕清风到寿乡。
-
家宁源流今吏师,宽严殊剂亦殊施。
豪宗咸服薤一本,野老齐歌麦两岐。
最课休声无地看,芳名姱节有天知。
请将郡志从头数,高直蓬山更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