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甚聊台余五月,户庭微细事皆知。 山中菊径多归思,膝下莱衣少脱时。 吏散庭空无滞牒,客来酒尽只新诗。 耳闻眼见谁虚实。 写与行人作口碑。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寺院的生活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寺院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首联“寺甚聊台余五月,户庭微细事皆知。”直接点明作者在寺院的时间已经很长,对寺院的生活和环境已经非常熟悉,连院子里的一些小事都了如指掌。这样的描述展现出作者对寺院生活的深度参与和热爱。 颔联“山中菊径多归思,膝下莱衣少脱时。”表达了作者对山中菊径的思念,以及看到儿童穿着的莱衣时感到欣喜。这里既有对家乡的思念,又有对寺院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颈联“吏散庭空无滞牒,客来酒尽只新诗。”描述了寺院生活的另一个特点,即办事高效、待客热情。作者在吏散庭空的环境中处理无滞牒,表现出寺院生活的秩序和高效。同时,作者在客来时以酒待客、以诗会友,展现了其热情好客、风雅儒雅的一面。 尾联“耳闻眼见谁虚实。写与行人作口碑。”作者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强调自己的所见所闻都是真实的,并为寺院生活写下口碑,传达出对寺院生活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寺院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寺院生活的赞美和敬意。它表达了对寺院生活的高尚情操、真诚热情的赞扬,也让人对这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