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十七日集清湖》

石堤蟠素虬,捍此百尺湾。
临湾唤客饮,四座摇潺湲。
残歊红荡析,凛若超尘寰。
却愁凉吹多,夺我酣醉颜。
时方雨声断,草木凄余潸。
润气腾晚水,浮岚扑秋山。
领略得妙趣,心游胜跻攀。
那知百年忧,共乐此日闲。
篝灯夜分归,危塍转弯环。
芊芊稻苗风,绿乱不可删。
不碍一月流,冰丸走其间。
殷勤傍扶舆,宛若送我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景色,诗人在湾畔石堤与友人共饮,感受大自然的妙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石堤蟠素虬,捍此百尺湾”,以石堤盘曲如虬龙,守护着百尺湾,形象地描绘出湾畔石堤的雄壮景象,展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接着,“临湾唤客饮,四座摇潺湲”,描绘了诗人在湾边邀请友人共饮,四周流水潺潺,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 “残歊红荡析,凛若超尘寰”,形容秋天的气息已近,炎热的红霞已消散,给人一种清爽超脱尘世的感觉。然而,“却愁凉吹多,夺我酣醉颜”,诗人又担心凉风夺去他的醉颜,表现出对美景与欢乐时光的不舍。 “时方雨声断,草木凄余潸。润气腾晚水,浮岚扑秋山。”,描绘了雨后景色,草木带着水珠,晚水腾腾,秋山浮岚,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诗人“领略得妙趣,心游胜跻攀”,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心灵游览的愉悦胜过攀登高山。 “那知百年忧,共乐此日闲。”诗人感叹,哪里知道百年的忧愁,今天在这里共享乐趣,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珍惜。最后,“篝灯夜分归,危塍转弯环。芊芊稻苗风,绿乱不可删。”描绘了夜晚归去的景色,灯火闪烁,道路曲折,稻苗在风中摇曳,绿色一片,美不胜收。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乐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创作背景
**《十七日集清湖》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抗金事件有关**。这首诗描写了当时清湖山的抗金形势,并提到了“胡尘未扫”,显示出诗人对抗金事业的关切。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刘子翚生活在两宋之交,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危亡的忧虑,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诗词关键字: 稻苗 石堤 酣醉
相关诗词
  • 1
    [唐]
    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空嗟镊须日,犹是屈腰年。
    不以殊方远,仍论水地偏。
    襄橙随客路,汉竹引归船。
    云木巴东峡,林泉岘北川。
    池馀骑马处,宅似卧龙边。
    夜簟千峰月,朝窗万井烟。
    朱荷江女院,青稻楚人田。
    县舍多潇洒,城楼入醉眠。
    黄苞柑正熟,红缕鲙仍鲜。
    坐厌牵丝倦,因从解绶旋。
    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
    室好生虚白,书耽守太玄。
    枥中嘶款段,阶下引潺湲。
    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
    绛纱儒客帐,丹诀羽人篇。
    雅论承安石,新诗与惠连。
    兴清湖见底,襟豁雾开天。
    魏阙心
  • 2
    [宋]
    万顷灵湫带碧烟,源泉混混自山前。
    四时每涨空中雨,一片常涵镜里天。
    星斗转时银汉近,芙蓉开处彩屏连。
    鱼龙久跃平深处,变化应知在异年。
  • 3
    [明]
    家居无四邻,绕屋清湖水。
    潭花与谷鸟,相对衡茅底。
    樵唱笛边闻,渔歌镜中起。
    麦圃秋既成,瓜田旦犹理。
    时与休芸人,同归竹林里。
    门闲吏不过,黍熟酒还旨。
    自是羲皇民,吾当慎终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