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续赋家园七咏·百花台》

森沈径易迷,搘筇为徘徊。
何处春光多,时登百花台。
主人澹无情,林花为谁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首句“森沈径易迷,搘筇为徘徊”,描绘了森林深沉,小路迷离的景象,而诗人倚着拐杖在其中徘徊,显然陷入了沉思。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思考。 接着,“何处春光多,时登百花台”,诗人提出疑问,何处春光最多?时常登上百花台寻找答案。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命哲理的探索。 最后两句“主人澹无情,林花为谁开”,犹如点睛之笔,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主人淡然无情,林花究竟为谁开放?这不仅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独立,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理解,使读者在欣赏诗的同时,也能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创作背景
**《续赋家园七咏·百花台》是宋朝诗人刘子翚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续赋家园七咏》系列中的一首,整个系列都是描写他的家园的风景和事物。百花台可能是他家园中的一处景点,特点是四季花开,五彩斑斓。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给出更多的信息。不过,一般来说,诗人创作诗歌时往往受到周围环境、个人情感、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理解为刘子翚在看到家园中百花盛开的场景时,心生感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更多详情建议查阅与《续赋家园七咏·百花台》相关的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春光 徘徊 无情
相关诗词
  • 1
    [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2
    [清]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 3
    [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