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诛大将》
自提乌合众,南北久跳梁。 避事几危国,专权拟僭王。 然脐诛未快,擢发罪难详。 膏血清真斧,何曾洒战场。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人们为了权力和利益而争斗,国家危在旦夕。诗中提到了“乌合众”,意指混乱无序的人群,这些人南北跳动,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定。同时,还有一些专权弄权的人,企图篡夺王位,给国家带来了更大的危机。
然而,这些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让人感到十分不满和愤怒。诗人用“然脐诛未快”来形容对这些人的惩罚不够严厉,无法平息人们的愤怒。同时,“擢发罪难详”也表达了对这些人的罪行难以一一列举的不满情绪。
最后两句“膏血清真斧,何曾洒战场”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人的残忍行径的愤慨,以及对于清平世界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于时代动荡的不满和愤怒,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稳定的渴望。
|
创作背景
《喜诛大将》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在听闻朝廷诛杀大将岳飞后所作。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飞被诛杀的悲痛和愤怒之情。其创作背景与南宋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岳飞抗金事件密切相关。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多次率领军队打败金兵,收复失地,威望极高。然而,南宋朝廷内部的主和派与秦桧等人却对岳飞进行陷害,最终使得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抗议,也成为了后来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刘子翚在听闻岳飞被诛杀的消息后,深感悲痛和愤怒,于是创作了《喜诛大将》这首诗,表达了对朝廷诛杀忠臣的不满和对岳飞的怀念之情。
相关诗词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
烈文辟公。
时惟哲王。
阐纵绝期。
平显幽光。
内实慎徽。
缉熙有臧。
出纠方慝。
间督不扬。
高山峻极。
天造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