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望京谣》

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
迟云楼橹已灰炉,更倚窗扉防箭镞。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
宁闻石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民众生活困苦,但是诗人坚信国家最终会复兴。 首联“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描绘了敌军入侵,国王北逃,宫殿寂寞荒凉的景象。“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则表现了民众坚守孤城,但官军未能保卫黄河的曲折。 颔联“迟云楼橹已灰炉,更倚窗扉防箭镞。”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楼橹被烧毁,人们依靠窗扉防备敌人的箭矢。 颈联“招兵太半出群盗,绣{左衤右屈}蒙衣屡翻覆。”则表现了招募的士兵多半是盗贼出身,穿着华丽的战袍频繁战斗。 接着,“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描绘了战争中惨烈屠杀的场景,以及战后的荒凉和萧条。 然后,“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描绘了战争前的繁荣和战争后的破败,以及人们南逃避难,胡人侵占江南的情景。 最后,“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宁闻石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望,希望国家能够像盘庚一样选择有利的方向,像昆阳一样取得战争的胜利,最终复兴汉室。
创作背景
**刘子翚创作《望京谣》是在靖康之难发生后,他作为遗民逃亡南方,思念故国时所作**。诗中描写了当时金兵掳掠烧杀、人民流亡失所的场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故国京城的思念以及对故国往昔的怀念。全诗情感真挚,描绘生动,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遗民的悲愤心情。
诗词关键字: 箭镞 胡马 谋臣
相关诗词
  • 1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2
    [南北朝]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 3
    [唐]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
    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
    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
    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