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熊叔雅四咏·潭溪秋碧》
作品赏析
|
这首五言诗描绘了一幅秋晚孤烟、寒水独步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孤独、适意的心境。下面我们来具体赏析一下:
首句“秋空晚自明”描绘出秋天的空旷和晚上的宁静明亮。一个“自”字表达出这个明亮是自然而然,寂静无声的,带有一种孤独的美感。
次句“孤烟澹难起”中的“孤烟”形象生动,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又透露出一种宁静、孤寂的氛围。“澹难起”则描绘出烟的散淡,难以升腾,与“孤”字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
第三句“适意一枝筇”,“适意”二字表达了作者的心境,虽然孤独,但是却感到舒适自在。“一枝筇”则展现了作者的形象,独自行走,只有一支手杖陪伴,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主题。
最后一句“时来对寒水”,“时来”表现了作者的随性,“对寒水”则描绘了作者面对寒水的场景,也象征着作者的心境如寒水一般平静深沉。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空明、孤烟的散淡、独行的适意和寒水的平静,营造出一种孤独、宁静、深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心境。
|
创作背景
《和熊叔雅四咏·潭溪秋碧》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首先,从大的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的时代。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分裂,人民流离失所。这样的背景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从作者的个人经历来看,刘子翚在北宋灭亡时,流落江南,生活困苦。他作为一个爱国的文人,面对国家的灭亡,深感悲痛。这种悲痛的心情,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和熊叔雅四咏·潭溪秋碧》这首诗,就是刘子翚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他通过描绘江南清明时节的美景,以景衬情,表达了对故国灭亡的悲痛之情。诗中的“潭溪秋碧”等景象,不仅展示了江南的秀美风光,也寄托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相关诗词
-
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
青冢曾无尺寸归,锦书多寄穷荒骨。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
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
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
-
吾兄虽弱冠,忠义古人难。
愤血千秋碧,操心一寸丹。
旌旗落泗水,魂梦绕金坛。
痛作包胥泪,霜飞六月寒。
-
弁山凝翠碧横天,霅水开鉴流清泉。
隐君东老志高洁,一庵结在青山边。
平生倒屣爱佳客,买书不惜倾囊钱。
秋负八月酒初熟,邂逅有客来翩跹。
丰姿洒落眼秋碧,太白邀饮清风前。
匆匆欠然二翁话相得,醉来促席相留连。
不觉达旦欲辞去,笑语拍手范例崖肩。
逡巡洒翰落珠玉,蔼蔼态度含云烟。
更将祸福论天命,衣冠后世终荣传。
嗟乎东老今已矣,长有声名伴山水。
只应骖鸾跨鹤蓬莱去,犹使乡人指点庵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