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五首》
二十年来不具眼,茅庵烧却是徒为。 三春暖气无多子,真实之言亦可师。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反思和对真理的追求。首句“二十年来不具眼,茅庵烧却是徒为”展示了作者对自己过去二十年的回顾,感叹自己缺乏洞察力,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这里的“茅庵烧却”象征着过去的付出和努力。
次句“三春暖气无多子”描绘了春天的温暖气息,但“无多子”又表明这样的温暖并不长久,暗示人生中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
末句“真实之言亦可师”强调了真理的重要性,作者认为真实的话语是值得学习的,表达了对真理的崇敬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反思过去、感叹时光流逝,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理和思考。
|
创作背景
《颂古四十五首》是宋代诗僧释如珙创作的一组古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佛教文化和中国古代的诗歌传统有关。释如珙作为一位佛教僧侣,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佛法教义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借用了很多佛教典故和象征元素。
在宋代,佛教文化盛行,许多僧侣都喜好文学创作,以诗、词、歌、赋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佛法、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颂古四十五首》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一组诗歌作品,通过诗歌的形式来传达佛教的思想和教义,同时也展现了释如珙个人的文学才华和修行体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背景信息。
相关诗词
-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