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示莫侍者》

参禅只要见得尽,见得尽时无障碍。
六个门头长日开,声香味触常三昧。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通过参禅达到心灵清澈、无障碍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六个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全天候开放,声音、香味和触感都达到了常态的三昧(冥想状态)。这种境界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禅宗理念的深入理解和体验,传达出一种宁静、清明和内在自由的心境。 首句“参禅只要见得尽”直接点明了禅宗修行的核心,即洞察事物的本质,看清生活的真相。次句“见得尽时无障碍”则进一步阐述了当修行到一定程度,洞见真相时,心中便无障碍,豁然开朗的状态。 然后,“六个门头长日开”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六个感官比作六个门头,长日开表示它们始终处于开放状态,这象征着诗人时刻保持警觉,全身心地投入到修行中。 最后一句“声香味触常三昧”,描述了诗人在修行中达到的境界,声音、香味和触感都处于冥想状态中。这种状态并非外界的寂静,而是内心的宁静,即使外界喧嚣,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禅宗修行的过程和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理念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创作背景
**释如珙创作《示莫侍者》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是,可以从他的身份和这首诗的内容来推测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释如珙是一位禅师,因此他的诗歌往往与禅宗的思想和实践有关。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参禅和悟道的。其中,“参禅只要见得尽,见得尽时无障碍。六个门头长日开,声香味触常三昧。”这四句话,表达了禅宗关于悟道的一些核心观念。 在禅宗的修行中,“见得尽”是指对事物的本质有透彻的认识,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无障碍。而“六个门头”则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知世界的途径。诗中说这六个门头长日开,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六个门头,可以体验到禅的境界。而“声香味触常三昧”,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官体验中,都可以体验到禅的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如珙的禅宗修行实践和体悟有关,是他对禅宗思想的一种诗歌表达。
诗词关键字: 见得 参禅 三昧
相关诗词
  • 1
    [宋]
    自从相见白云间,离别尝多公聚难。
    两度逢迎当汝水,数年隔阔是曹山。
    客来濯足旁僧怪,病不烹茶侍者閒。
    不是故人寻旧隐,只应终日闭禅关。
  • 2
    [宋]
    扇子分明都破了,盐官却又索犀牛。
    须知侍者难开口,无可还他即便休。
  • 3
    [明]
    天球卞璧为世瑞,遇贵则贱贱则贵。
    形山之宝迥不同,赫然谁敢当头觑。
    我笑庐山十八贤,莲漏声中门眼睡。
    独有渊明解见机,瞥尔攒眉便归去。
    上人亲自山中来,老我不必频频举。
    铁牛耕破舌头皮,有口莫吸西江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