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琢间和尚》

闻得去年交院事,世间谁识老师心。
青山绿水门前有,净土西方不去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人心和自然的理解。首句“闻得去年交院事,世间谁识老师心”展示了作者对人们理解事物表面而非内在本质的感慨。这种感慨源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繁华或者困境,而忽视了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含义,正如“世间谁识老师心”所表达的,人们难以真正理解和洞察老师的内心世界和深层智慧。 接下来,“青山绿水门前有,净土西方不去寻”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青山绿水代表的是自然的、原始的美,而门前的存在则暗示这种美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我们的眼前,但是我们却往往忽视它,而去追求远方的净土。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人们忽视身边美好事物的遗憾,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而不是盲目追求远方的未知。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理解的独特见解,给人以深刻的示。
创作背景
《寄琢间和尚》是宋朝诗人释如珙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诗人与琢间和尚的友情交往以及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琢间和尚的思念,同时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体悟。以下是一个简要的分析: 1. 友情背景:释如珙与琢间和尚是好友,他们之间有深厚的情谊。在生活中,他们可能常常交流佛法、禅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因此,诗人通过《寄琢间和尚》这首诗来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2. 生活感悟:诗歌中的某些句子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这些感悟可能源自佛家思想、自然景物的启示以及人际关系的体验等。通过诗歌,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综上所述,《寄琢间和尚》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诗人释如珙与琢间和尚的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关键字: 绿水 净土 世间
相关诗词
  • 1
    [清]
    年年今日强登高,独立南峰北向号。
    漫野玄云天色晦,美人黄土我心劳。
    虚疑杨柳牵愁绪,不忍沧浪鉴鬓毛。
    前辈有谁同此恨,雪庵和尚读离骚。
  • 2
    [宋]
    无累无机祇任缘,一斋长掩古松边。
    寒垂白发过深雪,不下青林知几年。
    木叶当薪烧更暖,薑苗为屦著难穿。
    竟何人问东林社,时引清流灌碧莲。
  • 3
    [宋]
    真正举扬,法堂前草深一丈。
    有如是作略,有如是榜样。
    个是阿谁,广度和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