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忆王孙·无无无有有无无》

无无无有有无无,悟得无无便不愚。
日月年时损壮粗。
见元初。
万道霞光攒宝珠。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生活和宇宙的哲理性理解。首先,诗中出现的“无无无有有无无”表达了一种空灵的境界,类似于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暗示着万物的生成与变化都是从无形无象的虚无中产生的。 接着,诗句“悟得无无便不愚”强调了悟性的重要性,只有悟得“无”的真谛,才能摆脱愚昧,达到智慧的境地。这里的“愚”也可以理解为对世俗事物的执着和迷惑。 然后,“日月年时损壮粗”一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耗,意味着生命在不断损耗,时光一去不复返。 最后,“见元初,万道霞光攒宝珠”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生命的境界。这里的“元初”可以理解为宇宙的本源或生命的起源,而“万道霞光攒宝珠”则形象地描绘了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像无数霞光聚焦在宝珠上一样,闪烁着光芒。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引导人们去思考生命的真谛和追求内在的智慧。
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忆王孙·无无无有有无无》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灭亡和作者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汪元量作为宫廷琴师,随同谢太后、王昭仪等三宫被迁往北方燕地。他们在上都和大都之间来回迁移,度过了十多年的时光。这首词就是他在北迁燕地十年后,回到大都所创作的。词中的“十年”和“燕月”都暗示了这一点。
诗词关键字: 宝珠 年时 日月
相关诗词
  • 1
    [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2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3
    [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