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虎丘》

维舟与客访兴亡,寺有残僧说故王。
宝物已销龙虎气,奎章犹射斗牛光。
为妖真女花藏墓,说法生公月满堂。
邂逅一樽归路远,樵歌牧笛送斜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访问古老的寺庙,与残僧交谈,回忆了历史上的故王和他们的兴衰。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缅怀和感慨。 首联“维舟与客访兴亡,寺有残僧说故王。”诗人与客人维舟而访,寻找历史的痕迹。在寺庙里,他们遇到了一个老僧,他向他们讲述了历史上故王的故事。这引出了整首诗的主题:对历史的回忆和反思。 颔联“宝物已销龙虎气,奎章犹射斗牛光。”描述了寺庙中的宝物虽然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但那些珍贵的奎章仍然闪耀着光芒。这一对比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颈联“为妖真女花藏墓,说法生公月满堂。”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历史的神秘和多样性。 尾联“邂逅一樽归路远,樵歌牧笛送斜阳。”诗人在归途中偶遇一酒樽,伴随樵夫的歌声和牧笛的悠扬,他们在夕阳下渐行渐远。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叙述和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怀念。
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虎丘》创作背景与虎丘这座名胜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虎丘位于今苏州市西北,是江南的著名古迹之一。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埋葬在这里,三天后有老虎蹲踞其上,因此得名“虎丘”。这首诗是汪元量在雪中游览虎丘时,借景抒情而作。而更深层的创作背景则是国家的兴亡和士人的人生失意、壮志难酬的悲慨。汪元量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诗歌大多反映了亡国之痛、去国之苦,因此被誉为“宋亡之诗史”。在《虎丘》一诗中,他运用意象和象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遭遇的感慨。
诗词关键字: 牧笛 兴亡 满堂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